热搜: 食品  烟台  奶粉  保健品  海产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资讯 » 正文

食百花蕊,酿百花蜜!北京首个中华蜜蜂小镇挂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5-20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核心提示:【概要】5月18日,密云区第五届蜂产业高峰论坛开幕,中国养蜂协会向密云冯家峪镇授牌北京首个 中华蜜蜂小镇 。中华蜂是中国本土物种,食百花蕊,酿百花蜜,养殖中华......

【概要】5月18日,密云区第五届蜂产业高峰论坛开幕,中国养蜂协会向密云冯家峪镇授牌北京首个“中华蜜蜂小镇”。中华蜂是中国本土物种,食百花蕊,酿百花蜜,养殖中华蜂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千年前。繁育中华蜂,是地处深山的冯家峪镇的致富新尝试。养殖中华蜂给深山中的蜂农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清甜的百花蜜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供不应求。在各级政府的资金支持与鼓励下,冯家峪镇共投资2400余万元,在一级区先后完成“四场一区一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蜂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休闲农业、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5月18日,密云区第五届蜂产业高峰论坛开幕,中国养蜂协会向密云冯家峪镇授牌北京首个“中华蜜蜂小镇”。这也是中国养蜂协会在“十四五”期间挂牌的首个产业型特色小镇。


中华蜂是中国本土物种,食百花蕊,酿百花蜜,养殖中华蜂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千年前。百余年前,体型大、产蜜量高、抗病性好的西方蜜蜂,逐渐替代中华蜂成为人工养殖主力。不仅如此,西方蜜蜂还会攻击野生中华蜂,本土的中华蜂,尤其是华北型中华蜂被挤对得几近灭绝。


繁育中华蜂,是地处深山的冯家峪镇的致富新尝试。冯家峪镇位于密云区西北部,南临密云水库,山场面积27万亩,林木生态覆盖率达89.1%,自然资源丰富,蜜源植物达上千种,其中中草药蜜源植物近百种,有十分突出的蜜源基础。2016年冯家峪镇把养蜂列入“十三五规划”,在区域布局、植被保护、政策扶持等方面都作出明确规定,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推进,取得了明显效果。同时将中华蜂养殖确定为冯家峪培育休闲农业、生态农业“1+4”产业中的主导产业。2017年冯家峪镇建成中华蜜蜂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高耸的峭壁上悬挂了600个蜂箱,保护濒危中华蜂。


养殖中华蜂给深山中的蜂农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清甜的百花蜜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供不应求。随后,冯家峪镇召开低收入户养蜂大会,全镇59个低收入户与北京保峪岭养蜂合作社签订养蜂脱贫协议书,尝试自力更生实现脱低致富。59户低收入户产蜜8100公斤,户均增收6800元。


在各级政府的资金支持与鼓励下,冯家峪镇共投资2400余万元,在一级区先后完成“四场一区一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四场”即原始树桶蜂场、格子箱蜂场、土耳其蜂场、崖壁景观蜂场;“一区”即中华蜜蜂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一中心”即中蜂种王繁育中心;“核心区”包括蜂产品检测室、原蜜仓库、产品包装车间、蜂农培训室等硬件建设,打造中华蜜蜂防治病虫害、产品研发、检测、体验、培训为一体的产业中心,为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如今,冯家峪镇的中华蜂已稳定繁殖至1.2万余群。


在此基础上,密云区持续加大中华蜜蜂保护力度,依托云蒙山自然保护区开展中华蜂的物种保育,以云蒙山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区进行种蜂纯化;以外围的石城镇黄峪口村和冯家峪镇西口外村为缓冲区,进行种群繁育和基地建设;两镇其他区域为实验区,进行中华蜂养殖技术研究和文旅基地建设。密云种源中心保存的密云区华北型中华蜜蜂生态型已获得认证。


蜂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休闲农业、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太师屯规划“中国森林蜜蜂特色小镇”、高岭镇建蜜蜂主题公园、冯家峪镇悬蜂谷项目加快推进,太师屯镇前南台村、巨各庄镇蔡家洼村等首批“林上有花、林下养蜂、林间旅游”的林下养蜂综合示范基地建设完成,有效带动了林果业和旅游业发展。下一步,密云区将深入挖掘蜜蜂文化内涵,扩大蜂产业发展外延,不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大力推动蜂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将蜂产业打造成为密云的特色产业、标志产业、富民产业,以小蜜蜂托起大梦想,将小蜜蜂做成大文章。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