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持续渗透
但从现实来看,对食品的严苛要求既是客观条件,又是发展的需要。2014年,TuftsCenter统计了来自于1995年至2007年期间,10家公司的106种(1,442个化合物)研究性新药和生物制剂研发费用的情况,通过数据的综合分析得出,药企研发一个新药的平均成本约为25.58亿美金。再反观食品行业这种低门槛的产品,即便是成本略高的保健食品企业,其综合投入成本在新药面前似乎也可忽略不计。从这个角度来看,食品在大健康产品中的尴尬处境着实不冤。
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从定义也可以看出,食品的主要用途仍然是以满足基础需求为重点。不可否认,食品行业正在从细分领域突围,近些年兴起的特殊医学用途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等正在带领食品行业走出"围城"。但在这种前沿领域,传统药企仍然是主力军。
一方面,包括保健食品、特医食品在内的特殊食品的生产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基本流程参照了药品管理的模式。成熟的制药企业在评估、研发、生产管理以及临床试验等环节都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快速建立所需条件;
另一方面,特殊食品的生产具有成本高、周期长的特点,而这恰是药企所具有的优势,在产品的整个周期可以投入足够的耐心和资源。再有一方面,国内消费者对特医食品等产品较为陌生,美国营养不良人群中有65%会选择特医食品,英国约为27%,而我国仅为1.6%,传统药企以涉猎领域及品牌"背书"将更易获得消费者认可。从目前相关企业也可以看出端倪,特殊食品生产的龙头企业大多涉猎诊断、医疗器械、营养品、药品等多个医疗健康领域。
肠道微生态为食品突围"加码"
一百多年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被尊称为"乳酸菌之父"的梅契尼科夫就认为:肠道健康的人身体才健康,肠道菌群产生的毒素是人体衰老和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但由于缺少直接的证据,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随着高通量测序和宏基因组学等新的研究方法的不断开发和应用,以肠道微生物为主的微生态被揭示对人体健康的维持至关重要。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也是肠道微生物的功劳。国际期刊《Cell》上发表的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报告显示,肠道致病菌感染能"训练"宿主的胆汁酸代谢及其产物肠道内的牛磺酸增加,富集可利用牛磺酸的细菌将其催化为硫化物,从而抑制致病菌的呼吸作用,增强菌群的定植抗性。当然,该研究证实的是肠道微生态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但保持食物清洁依然非常重要,因为"不干不净"的东西很容易冲破肠道的健康防线,从而给身体健康带来更大的危害。
《NatureMedicine》期刊上发表的研究也揭示了饮食对于肠道微生态的重要性。研究选择了来自英国和美国共1098名受试者的1203个肠道微生物组,收集了受试者的基本个人信息、习惯性饮食数据以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粪便样本的宏基因组测序分析了他们的肠道微生物、饮食习惯以及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食用植物性食物和健康的饮食习惯会鼓励肠道有益微生物的存在,且降低肥胖症、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3月1日,国际期刊《细胞·代谢》刊登了我国食品界首篇高水平论文,揭示了"肠道微生态-代谢物-脑"轴在高膳食纤维饮食干预母亲孕期肥胖引起的子代认知和社会交流能力障碍作用中的新机制。研究团队调查了中国778位7-14岁的儿童,发现母亲肥胖与后代的低水平认知和社交能力密切相关。并且利用肥胖小鼠模型发现母亲肥胖会扰乱自身及后代肠道菌群的稳定状态,降低后代学习记忆及社交能力。而以高膳食纤维饮食干预肥胖小鼠及后代,可显着改善子代肠道菌群结构和肠道代谢物组分,减轻突触结构损伤和小胶质成熟缺陷,提高其学习和社交能力。
实际上,脑肠轴理论已经得到了国际公认,我国研发的AD药"九期一"已经得到许可上市。但研究饮食与大脑健康的关联,尤其是跨代际的健康关联将有助于强化食品与健康的关联性,助推食品在健康功能领域持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