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小麦的种植已经不止于仅为满足"温饱"的需要,对品质提升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小麦品种以硬麦居多,蛋白质含量普遍在12%-15%,平均蛋白质含量为14%。单从蛋白质含量来看,国产小麦的质量分数并不低,然而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国产小麦的加工特性却较弱,主要原因是面筋强度不够。
面筋作为支撑面制品品质的关键因素,如果其强度不够,则难以满足面条、馒头等面制品的需要,更不要说对面筋含量和强度要求更高的面包等产品。即便是蛋糕、饼干这类低蛋白要求的产品,国产小麦的品质也稍显不足,因为其面筋虽然较弱,但蛋白质含量却偏高。
品质改善从面筋开始
小麦作为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材料,其性能较差必然制约食品工业的发展,因此提升小麦品质已取代增产项目,成为当下重点的科技攻关项目。随着全国各地科研院校等的不断培育,我国在强筋小麦的培育上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但我国使用的国家标准仍然是1988年制定的强筋小麦粉、低筋小麦粉以及1999年制定的弱筋小麦粉,制定适合当下加工要求的标准已经迫在眉睫。2020年10月29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公开征求《优质小麦》标准的意见稿,将目前的小麦粉标准进行重新梳理。
《优质小麦》意见稿共有三个重要变化:
一是在高筋、低筋的基础上,增加了中筋小麦粉的标准。经过长期的实践发现,我国传统的中式面制品对面筋的要求,既不同于高筋,也不属于低筋范畴,因此列出中筋分类的标准;
二是将弱筋小面粉划入低筋小麦粉范畴,因为我国常用的小麦粉不是筋力不够弱,而是蛋白含量不够低;
三是重新划定评价标准,以"食品评价为主,理化指标简化"为依据,对同一个品质特征只有一个理化指标,避免理化指标过多而导致的"高门槛"。
当然,不同产地的小麦粉在品质上也有较大差异,在国家标准没有落地之前,各地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补充标准,比如团体标准T/HLHX021-2020黑龙江好粮油强筋小麦粉、T/GPA001-2020陇上好粮油小麦粉等。
功能成分成为热门
植物功能成分的提取往往容易被集中到资源总量少、开发时间短的品类上,也或者是"舶来品",因为这种"稀缺"品更易将潜在功能无形放大。但在固定法规框架下,植物资源哪怕再丰富,最终也会趋于同质化的问题,扩充植物来源是当下乃至今后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像小麦这种大宗化的植物资源也被作为"目标"进行功能发掘,并且其并没有令人失望,越来越多小麦来源的功能成分逐渐活跃在功能领域。
小麦膳食纤维
小麦膳食纤维是从小麦(主要是小麦麸皮)中提取的天然原料,其在欧美地区被作为食品原料添加到各类食品中,用于生产低热量、高纤维的健康食品。在我国,包括小麦在内的谷物类以富含膳食纤维部分的原料,经过粉碎、分离、干燥等工艺制得的产品可作为食品原料使用。当下,膳食纤维几乎已经成为健康食品的标配,即使在人们日常饮食中,也非常注重对于膳食纤维的摄取。
小麦低聚肽
小麦低聚肽是以小麦蛋白粉为原料,经过定向酶切及特定小肽分离技术获得的小分子多肽物质。研究指出,小麦低聚肽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及降血压等多种功能作用,是小麦深加工产业中一种重要的功能产品。2012年,原卫生部发布公告将小麦低聚肽作为新资源食品,可用于除婴幼儿食品以外的各类食品中。
小麦胚芽油
小麦胚芽虽然仅占籽粒重量的1.5%-3%,但其营养价值却异常丰富,是小麦的营养宝库。小麦胚芽油是从小麦胚芽中提取的一种油脂,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以及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显着的功能性油脂。维生素E是小麦胚芽油中的典型功能成分,在动物实验中已证实可以显着改善动物的健康状况,被大量开发用于补充维生素E的保健食品。
脑洞大开的功能培育
天然植物是功能成分的宝库,但也需要通过浓缩、富集等方式方能体现固有的价值,如果单从植物摄入而言,要想达到特定的功能着实不易,更不要说大宗化的小麦了。不过,这种固有的偏见或许会被打破。
近日,俄罗斯科学家们培育出花色素苷含量高的小麦,通过小鼠实验发现,食用花色素苷饮食的小鼠显示出空间工作记忆有所改善,并且学习能力下降的问题得到抑制,大脑中的某些生化过程得到改善,比如神经元修复过程被激活。新的小麦品种被认为可以作为医用小麦,用于改善神经性退变问题。
这种脑洞大开的功能小麦如果能够被普及并取得良好的反馈,那么该小麦或许将成为21世纪伟大的发现之一。即便其没有预想的那么理想,我们也可以窥见小麦崭新的发展方向:用口粮提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