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功能食品浪潮
功能食品是为迎合人们健康需求而推出的新一代食品,其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其在日本被定义为:"具有与生物防御、生物节律调整、防治疾病和恢复健康等有关的功能因素,经设计加工,对生物体有明显调整功能的食品"。随后,功能食品的概念迅速在欧美市场走红,并成为持续引领功能食品发展的核心地区。有数据分析指出,2019年全球功能食品市场的规模超过2750亿美元,而实际上,功能食品市场的份额早已不能通过数据进行量化。
从类型划分来看,功能食品只是个笼统的范畴,各个地区对相关产品都有更为细致的划分。
美国可以分为带有特定功能声称的常规食品、膳食补充剂、强化食品、特殊膳食食品和疗效食品等,这些产品一般都在标签上声称食品与健康的关系,其中膳食补充剂是最大的部分;
欧盟主要以功能声称的膳食补充剂形式销售,在准入制度上则要比美国严苛的多;
我国的功能食品市场则更为多变,传统意义上功能食品与保健食品一致,但参考目前市场的归类形式,特殊医学用途食品、运动食品等也可以归类为功能食品。
此外,含有潜在功能原料的普通食品也逐渐在走入功能食品的范畴,比如益生菌饮料、药食同源产品等也都可赋予"功能"特性。
社会的发展带来的不仅是生活的富足及寿命的延长,还有高发的潜在疾病。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的亚健康群体比例高达75%,而慢性病的人数在3亿左右。数据分析机构Tastewise发布的《2019年功能性食品报告》指出,超过三分之一的消费者在寻找他们食物中的功能性益处,而对健康的需求则是每个人的追求,功能食品则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消费者对健康或某些功能缺失的焦虑。
国内市场后劲十足
80年代末,伴随着国外功能食品的兴起,我国的保健食品也搭上了国际便车,在国内得到快速发展。受制于国内消费者认识的不足及管理体制的缺乏,保健食品的信任危机给了行业当头棒喝,从2003年开始,国内保健食品虽有质疑,但仍稳步前进。从市场空间来看,国内市场的总体渗透率仍然离欧美地区有很大差距,2018年美国人均功能食品消费额达924元、日本662元、中国香港767元,而中国大陆仅为117元,渗透率仅为20%左右,与美国(60%)、日本(40%)相差甚远,但也反映出了国内巨大的发展空间。
英国市场研究机构Statista对全球功能性食品2015-2024年的发展预测显示,美国在单一地区销售额上仍然是一枝独秀,但增长率要低于亚太地区。GrandViewResearch对美国功能性食品整体销售额的统计和预测,2015年其销售额大约在630亿美元,到2025年总量将翻倍,年均增长率约为6.5%,而中国市场的增长率则维持在10%左右。
政策松绑与规范齐头并进
为了应对国内外功能食品市场的环境差异,2016年开始对保健食品施行双轨制,即对使用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以外原料的保健食品和首次进口的保健食品实行注册管理,而对使用的原料已经列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的和首次进口的属于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保健食品实行备案管理,进一步加快了国内外双市场的对接与融合。
同时,行业规范也在同步落实。假冒伪劣、虚假宣传是保健食品乱象的主要形式,国家层面及各省市都在积极开展保健食品的专项检查工作,通过规范营销模式、销售地点及宣传术语等方式规范保健食品的营销。此次对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进行规范,则是由里而外的革新。
规范表述
我国现行的非营养素补充剂类保健食品的功能声称有27种,部分保健功能声称虽符合保健食品监管定位和健康需求,但存在表述不准确问题,容易被虚假或夸大宣传利用,误导消费者,比如辅助降血脂,这些表述往往会被延伸为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液粘稠、促进血液循环等,甚至还会被过度解读为预防脑血栓、脑溢血等,而修改后的表述则统一为"有助于维持血脂健康水平"。而大众争论热度颇大的减肥功能,则被调整为"有助于调节体内脂肪功能"。
扩大界限
夸大保健食品的功能,向治疗功能靠拢是保健食品常见的虚假营销手段,此次功能调整将极易混淆的功能进行清除,删除了原有的促进泌乳功能、改善生长发育功能、改善皮肤油份功能。
同时对之前已审批但不再受理的近20项功能进行清理,比如抑制肿瘤、改善性功能、升高白细胞等。对功能术语的规范表述则更符合保健食品的辅助定位,避免与治疗相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