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烟台  奶粉  海产品  保健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农业资讯 » 正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所海洋牧场科技成果(联合)获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1-18  来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核心提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联合完成的“海洋牧场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技术构建与应用”成果(第2完成单位),科学推进了我国海洋牧场理论、技术和产业发展,在山东、辽宁、河北、广东、广西、海南等海洋牧场得以广泛应用,创新支撑了全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荣获此次大会唯一的特等奖。南海所陈丕茂研究员、李纯厚研究员分别获得第2和第8完成人证书。
  11月11日,在四川成都举办的2020中国水产学会范蠡学术大会上,颁发了第五届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学技术奖,共有26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科技进步类14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科技推广类9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科普作品类3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联合完成的“海洋牧场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技术构建与应用”成果(第2完成单位),科学推进了我国海洋牧场理论、技术和产业发展,在山东、辽宁、河北、广东、广西、海南等海洋牧场得以广泛应用,创新支撑了全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荣获此次大会唯一的特等奖。南海所陈丕茂研究员、李纯厚研究员分别获得第2和第8完成人证书。

  该科技成果经过项目组二十多年联合攻关,获得一系列科研创新突破,主要有:一是以揭示关键物种行为生态和生理特征为基础,“因海制宜”突破了南北方典型海域生境修复新技术,系统开展了海洋牧场的生境修复工程材料开发、底层和中上层生境营造,实现了海洋牧场生境从局部修复到系统化构建的跨越;二是以评估海洋牧场生物承载力为基础,“因种而异”突破了关键物种资源养护技术,建立增殖放流关键种筛选指标体系,构建了功能群生物资源养护模式,研发了游泳动物驯化控收技术,实现了生物资源从生产型养护到生态化养护的跨越;三是以创制海洋牧场远程智能监测系统和管理平台为基础,“因数而为”突破了环境资源远程实时监测与预警预报等关键技术,克服了高海况海域资源与环境监测难题,实现了海洋牧场安全保障从传统粗放到精准信息化的跨越。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