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金黄的稻谷清香四溢,丰收的喜悦弥漫乡间。积极推进优质稻米产业化发展步伐。
金黄的稻谷清香四溢,丰收的喜悦弥漫乡间。近日,在东港市椅圈镇盖家坝村的鸭绿江米业水稻种植基地内,“辽宁省优质米品牌创建工程”项目区迎来了“辽粳433”和“越光”示范田测产验收。专家组通过实地调查,测定“辽粳433”平均亩产584.02公斤,“越光”平均亩产417.32公斤。同为优质高食味水稻品种,在同等种植条件下,“辽粳433”较“越光”增产39.9%,且表现出较强的抗倒伏性状。专家组一致认为,“辽粳433”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辽宁省是全国主要的优质粳稻生产基地,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800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辽河、浑河和太子河流域,稻谷年总产量50亿公斤左右。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优质稻米的需求逐步加大,国内优质稻米产业化发展步伐逐渐加快。为此,省农科院水稻所不断对标产业和市场发展需求,加强食味品质方面的水稻品种选育研究。
“我们筛选引进食味特性较好的品种资源作为优质食味水稻育种的重要亲本材料,开展了大量的杂交配组工作,成功构建了高食味育种材料后代群体,并选育出一批高食味新品系。”省农科院水稻所副所长李跃东表示,目前已选育出适合不同稻区的十余个高食味水稻品种,具有产量高、抗性强、种植成本低等特点。
积极推进优质稻米产业化发展步伐。目前,本省已在辽河中部平原、环渤海滨海盐碱、东南沿海、东部山地等不同生态稻区建立优质米示范核心区6000亩,开展大面积推广示范。集成工厂化育苗、合理稀植、配方施肥、节水栽培、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稻田生态种养、抗逆减灾等综合配套技术,助力产业降本增效。据统计,近10年来,本省优质高食味水稻应用面积不断扩大,种植成本亩均降低百元,产量提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