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主办的“第七届环境友好型农药制剂加工技术研讨会”在江苏扬州召开。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历经十几年发展,中国农药制剂加工技术有了飞速提升,但是仍面临农药生产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高,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产品还比较缺乏。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未来农药制剂生产研发要与国家政策导向相结合,提高性能、增加利用率、注重绿色安全等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产品的研发还要与当前农药使用变革趋势相结合,增效、安全、省力是当下及未来的方向。
“农药制剂产品是农药行业重要的终端产品,是农药最终价值的体现,也是最终的使用形式。因此安全环保的制剂产品至关重要。”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副所长严端祥说,要协调好原药和制剂的关系,加强原药创新研发水平,创造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来推动制剂的研发和生产。
当前,施药技术与装备正向着精准、低量、对靶、变量、自动化方向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剂型、制剂或助剂的研究是未来我国农药制剂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农药制剂应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传递功能、对靶沉积和生物活性。”中国农业大学杜凤沛教授指出,还要跟精准施药、环境友好的目标相符合,生产更多的高效、低风险制剂,保障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会长孙叔宝也指出,要更加重视环境友好型农药制剂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未来开发新剂型时,这一点应该作为主要的考虑因素,提供包括种子处理产品在内的,更多高效、低毒、环保新产品;此外,还要向新的农药施用方式倾斜。在现代化施药水平和专业化施药队伍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农药制剂加工业要与这一现状有效结合,助推农药现代化、智能化发展。
在研发领域,省力化、精准化的制剂类型、种衣剂、控释技术、纳米技术等是新剂型研发的热点。“以研究药物传递技术为主线开发农药制剂新产品,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新的技术系统,被称为第三代农药制剂技术。”上海市农药研究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钱虹告诉记者,第三代农药制剂技术直面社会需求,产品开发的立足点从剂型研究转变为开发新的药物传递技术上,这是世界农药制剂技术领域在研究思路、方法、组合等方面的一次重大变革,将对农药产业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
谈及第三代农药制剂技术的目标,钱虹说,就是开发绿色、生态、安全的农药制剂技术。其思路是将过去以分散、润湿、稳定为主线的研究思路,转变为以药物的传递为主线,不断研发新的药物传导技术。重点是由偏重新剂型的研发转为对制剂组分的选优。同时与高新技术相结合,引入新材料、新成果,开展多专业合作,比如膜技术、纳米材料技术、数字化控制技术等等。并将风险评价列入安全评价体系。
最后,严端祥还提醒大家当前有许多利好的政策:应充分利用新出台的制剂出口退税政策,提升我国农药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创建自有品牌,开拓国际市场,向高附加值产业链延伸。此外,新出台的仅限出口农药登记政策对制剂出口给予很大关注,尤其是适当放宽了混配制剂产品的浓度、梯度限制。“制剂生产企业要充分利用好这项优惠政策,使我国农药制剂产品能够适应更多的国家需求,促进出口,以期提升制剂加工和产品质量水平,优化制剂和原药出口结构,更好地服务全球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