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民以食为天的理念,确保消费者的饮食安全,相关的国家标准部门每年都会根据制定进度适时的发布成型的相关标准,使生产者的生产活动及相关部门的执法活动有据可依。
标准与时俱进
与以往相比,本次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颇为引人注目,主要原因在于清单中包含了一项涉及当下热议话题的标准:GB4789.29-202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而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正是导致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的元凶,此时发布的诸多相关安全标准着实蹭了一把热度,但这也反映出国家相关机构在切实履行着"服务者"的角色。
针对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检验,我国现行的标准是2003年发布的GB/T4789.29《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早在1999年,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就被划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一个病原型,而在细菌分类系统上并无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菌名,因此在2018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征求意见稿)》中,将该菌进行了正式更名。与旧标准相比,新标准优化了检测用的培养基,降低因没有特异菌落特征,导致检出率低的问题。同时新增了生化鉴定试剂盒和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鉴定的方法,提高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检测速度及精度。
商业产品中出现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污染的情况比较少见,原料采收及储存质量的提升、原料的稀释、检验标准的老旧等都使得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污染较少出现,即便有些许的污染,其产生的毒性物质米酵菌酸也会在加工过程中被清除或稀释,在可控范围内不会对消费者带来不利影响。标准的及时发布可以强化相关产品的检验程序,确保商业产品的安全性,杜绝大规模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米酵菌酸中毒的致死率高达40%以上,如果遇上高产毒菌株,则致死率会大幅提升,比如近期的"酸汤子"事件的致死率就高达90%以上。如此高的致死率足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该事件的发生更多的是出现在家庭作坊,研发简易便携的家用检测试剂条在今后或许将更具发展空间。
维生素B12大有看头
维生素B12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一种维生素,通常人体不会缺乏这种维生素,即便缺乏了也要3-5年的时间才能出现缺乏症状,比如走路畸形、记忆力丧失、幻想症、眼疾、贫血、精神紧张等。况且人体将储存的维生素B12消耗殆尽还需要2-3年的时间。但营养不均或消化不良则极易引起维生素B12的缺乏,由于维生素B12仅存在于牛奶、肉类、鸡蛋等动物食品中,素食人群往往也容易缺乏维生素B12。因此,GB14880中也将维生素B12列为营养强化剂,用于儿童乳粉、固体饮料等七种食品类别中。
很多人知道维生素B12,但却并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维生素B12又叫钴胺素,是一种含有3价钴的多环系化合物,4个还原的吡咯环连在一起成为1个咕啉大环,也是唯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它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四种形式:氰钴胺、羟钴胺、腺苷钴胺和甲钴胺,其中氰钴胺和羟钴胺是GB14880中规定的维生素B12的化合物来源,而甲钴胺被用作营养神经的药物,腺苷钴胺则通常被用作生化试剂。此次发布的食品安全标准覆盖了食品中使用的氰钴胺和羟钴胺两种物质,分别是GB1903.43-2020氰钴胺和GB1903.44-2020羟钴胺。
氰钴胺是目前食品行业最为常见的维生素B12形式,它在体内转化为甲钴胺和腺苷钴胺后起效,稳定性较高,虽然其要经过转化才能利用,但其吸收速度非常快,进而使得整体效应不亚于其他三种形式;羟钴胺在人体的代谢速率较慢,被称为长效钴胺素,也因此可以在机体的局部达到较高的浓度,比如眼部。现在有很多维生素B12的滴眼药,就是为了缩短维生素B12进入眼部的途径。实际上,如果口服羟钴胺也可以达到相同的作用,并且效果会更持久。但由于羟钴胺跟氰钴胺一样不具有直接的生物活性,其也需要经过转化才能发挥作用,在更注重营养安全及效果的产品中则更青睐于氰钴胺。同时,羟钴胺在国内较为少见,目前在售食品中无一例外的都采用氰钴胺作为维生素B12来源。标准的指引作用能够促进维生素B12产业的深度发展,尤其是在涉猎较少的羟钴胺行业将形成涟漪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