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发展
母乳的缺失与工业化的进程密切相关,工业化程度越深,母乳的缺失越明显,所以率先进入工业化社会的欧洲国家对于母乳重要性的认识更为深刻。
十八九世纪时,周岁内婴儿的死亡人数中,人工喂养的死亡率相当高。据报道,巴黎育婴堂十八世纪所收容的31000名婴儿中,周岁内死亡率高达80%以上;十九世纪时,伦敦一家育婴员人工喂养周岁以下婴儿的存活率不足八分之一。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母乳的重要性,因此西方国家开始尝试母乳替代品的研究,1867年,德国率先推出由小麦粉、牛乳和麦芽粉为原料的第一个配方食品。
我国对于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开发比西方国家晚了近一个世纪。
国内对于婴幼儿配方食品的探索始于医学的需要,为了提高婴儿的营养供给,医学界开始探索相关的母乳替代品,直到上世纪50年代,我国才开始工业化生产代乳品等婴幼儿食品。受制于国内乳业的薄弱,早期的婴配食品主要以大豆、谷物和蛋黄等为主,牛奶则属于稀缺品,而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则诞生于1979年。
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不仅有来自国内的不正当竞争,更有来自国外的强烈市场挤压,改革开放至今,国内奶粉一直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但随着法规体系的逐渐健全,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市场逐渐成熟,国内品牌又重新站稳了脚跟,市场发展井然有序。
婴配乳粉的进化
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发展的总趋势,婴配乳粉的自我完善一直在进行。
1915年,格斯顿伯格和考里克斯发明了接近母乳的人造乳,从而正式拉开了婴幼儿配方乳粉发展的大幕。
最初,向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添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微量元素等是主流趋势,使其在大营养环境中接近母乳,这一环节占到婴幼儿配方乳粉发展过程中90%以上的进程;
随后,在现代分子技术和医学研究的引导下,寻求与母乳中的差异化物质成为发展的主流,像母乳中的低聚糖、DHA、ARA等活性成分在牛乳中十分稀缺,因此添加差异化元素成为发展的新方向;
如今,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婴配乳粉与母乳在表象上的差异,进而追求结构与功能的一致性,从国外大热的母乳低聚糖上也能看出端倪。
OPO开启的新次元
脂肪对于成年人似乎不太"友好",但对于婴幼儿来说则十分重要,因为脂肪不仅仅参与人体细胞的组成,其还是婴儿时期的重要能量来源。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脂肪酸比例可以模拟出母乳的正常比例,但结构却并不相同。
棕榈酸是母乳中大量存在的饱和脂肪酸的一种,约占总脂肪含量的25%。
无论是母乳,还是婴儿配方乳粉中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都是连在三叉形的甘油基上,每个甘油基都可连接三个脂肪酸,称作Sn-1位, Sn-2位和Sn-3位。母乳中高达70%的棕榈酸连在分子主链中间的Sn-2位上,不饱和脂肪酸主要连在Sn-1和Sn-3位上,这种结构被称为OPO。
而牛乳中的棕榈酸以及绝大多数在市场上销售的婴儿配方奶粉中的棕榈酸都是处于Sn-1和Sn-3位上,这种结构被称为POP。
在以POP为主的奶粉中,OPO结构仅占到10%左右。
结构的不同带来的功能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在肠道中,Sn-1位和Sn-3位的脂肪酸在消化酶的分解作用下从三酸甘油酯中释放出来形成游离脂肪酸,并与仍然连结在甘油基Sn-2位上的脂肪酸一起被肠道吸收。这就使得POP结构中的棕榈酸被率先释放出来,其会与婴儿肠道中的钙结合,形成"钙皂" ,不仅会影响钙质及营养素的吸收,而且会造成肠道便秘,OPO结构的脂类则不会出现类似的不良反应。
OPO又称“OPO"结构脂,其化学结构名称为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是通过酶法脂交换技术模拟母乳脂质分子结构,使Sn-2位棕榈酸比例高达40%以上,其典型的优势有三点:
第一,OPO能提升婴儿对于能量、钙及营养素的吸收,促进骨骼增长,满足代谢需要。
数据指出,含有OPO结构的婴配乳粉,脂肪流失率和钙流失率均降低30%左右,而机体对钙质的吸收率却提高了57%;
其次,降低"钙皂"引起的便秘情况。
研究指出,OPO类婴配乳粉能提高20%的大便软化率,同时,OPO还能起到增殖益生菌的作用;
第三,助力免疫提升。
OPO能够降低婴儿"上火"现象,增强肠道免疫功能,与益生菌配合使用,会起到双重作用。
OPO的快速发展不仅来自于市场的需要,也有来自于政策的支持,OPO在我国是可用于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的营养强化剂。在市场与政策的双重刺激下,OPO已经成为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核心竞争成分之一,其激烈市场角逐局面已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