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是重要的民心工程,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在日前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坚决打赢结对帮扶攻坚战”新闻发布会上,市水务局二级巡视员梁宝双表示,本市正全力推进困难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年底前全面改善全市2061个村、202.2万农村居民的饮水质量,为本市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梁宝双介绍,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计划通过延伸自来水供水范围、改扩建供水设施、改造老旧管网等措施,逐步以优质自来水替代地下水源,全面提高本市农村地区供水质量。按照《天津市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实施方案》《天津市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和低收入困难群体的分工方案》要求,市水务部门推动各区筹集建设资金,全力推进水厂、泵站及供水管网建设,协调落实优质水源,确保困难村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截至6月底,全市1000个困难村中有936个村的工程已基本完成,41个经济薄弱村的工程已全部完成。受疫情影响尚未完工的64个困难村,已通过临时措施解决群众饮水问题,预计8月底全部完工。今年作为本轮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的收官之年,各区各部门加快建设,确保年底前完成全部工程设施设备调试及输水管网通水。
针对蓟州、宝坻、宁河、北辰各区及滨海新区等正在进行工程建设的区,水务部门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督导,实地检查水厂、配水厂、加压泵站等设施建设及运行状况,核查水质检测报告,保障工程质量。此外,同步跟进通水保障,确保各项工作压茬推进,真正实现工程建成一处、通水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