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文化的产生
素食文化不是一个新兴的文化,反而是一个复古的饮食文化,在人类发展的早期,素食是主要的饮食方式,时至今日,素食仍然是最大物质提供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慢慢向更加美味的动物食品倾斜,其倾斜度与经济基础关系重大,西方国家对动物食品的消费要远高于东方国家。
健康需要
随着饮食与健康关系的不断揭示,人们渐渐意识到食用素食要更加健康,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消费者更倾向于改变饮食习惯。据报道,2016年以来,英国纯素人数大幅增加,现在有超过350万英国人是素食者;
擅长食肉的美国也正在开展素食化,素食的群体也不断壮大,2017年素食食品订单数量比前一年增加了19%;
韩国的素食爱好者已经占到总人口的三成;
中国的素食人口已经超过5000万。全球素食趋势正在进一步扩大。
社会需要
素食带来的好处不仅是个人健康的提升,社会意义也非常明显。素食可以减轻畜牧业对于资源的耗费,减少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2018年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为了满足人类对肉的需求,全球每年要宰杀700亿只动物,而饲养这些动物则要消耗大量的资源。据统计,全球约70%的农业用地和60%的谷物被用来饲养动物,这对于资源的消耗是巨大的。
不仅如此,畜禽饲养还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压力,2019年8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报告,食物系统贡献了全球37%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联合国的报告显示,到2030年畜禽饲养业产生的温室气体将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一半。同时,肉用动物养殖、屠宰及肉品加工产业链在土地、饲料、水资源等方面消耗与日俱增,空间资源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给畜牧业营造空间,有些地区甚至采取了焚烧森林的手段。水资源就更为紧张,有学者做过统计,目前全球淡水用量的1/4以上被用于养殖动物,工业化养殖的猪,每头所消耗的淡水比散养的猪要多50%。因此,强调素食文化也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人造肉的特点
肉食的减少必然要有替代品出现,否则素食将只是一句空话,人造肉便是动物肉的有力替代品。
人造肉分为两种:
一种是以植物蛋白为基础,通过添加相应的辅料制成的与动物肉有相似的风味和口感的产品,其属于素食产品。植物肉的投入产出比是1:1,远高于动物肉的25:1,并且对空间、水、碳排放量等有很好的控制与缓解。
另一种是通过动物干细胞培养后,再重新组合成为"人造肉"。培养肉是未来人造肉的发展趋势,对资源的改善尤为突出,生产同样重量的一块牛肉饼,实验室培育能节约99%的水,减少93%的土地消耗,降低90%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46%的能源消耗。现在市面上的人造肉主要是以大豆蛋白为主的植物肉,培养肉还未真正走出实验室。
人造肉的缺点
植物肉是目前最理想的替代产品,但问题依然不少。
首先,人造肉的技术不够成熟,在风味、口感方面与真正的肉还有很大差距。要将豆类蛋白变成"肉",最重要的是解决口感上的差异,目前的拉丝蛋白颗粒可以做成肉碎的质感,但离肉块还很远。另外,豆味的祛除、肉味的添加等都还有待完善。目前来看,低浓度的豆奶还未完全解决风味问题,高密度的植物肉就更加不易。并且,植物肉的营养性也不能与肉相比,营养的全面性远远不足,主流价值有点被高估。
其次,植物肉会带来长期的口感缺失,"牛排"不是牛排的问题会强化消费者对真肉的潜在需求,会更加刺激消费者对动物肉的消费。而对于追求口感和风味的消费者来说,植物肉只是一个产品,并不会过多关注与动物肉的社会渊源,素食并不容易。
第三,人造肉的推广、科普工作较为迟滞,目前人造肉的热度主要是"营销"热度,消费者主动追求的意识并不强。并且相关标准规范缺失,对植物肉的质量没有统一的界定,消费者的接受度偏低。
当然,人造肉也不是真正的素食。植物蛋白能够模拟动物蛋白的纹理、硬度等,但颜色并不能很好体现,因此需要添加血红素以更贴近真实肉的形态。虽然目前已经有植物性的大豆血红蛋白上市,并且在美国等地已经被批准为色素添加剂,但其安全性及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还有一部分消费者选择人造肉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减肥,不过通过人造肉减肥似乎难度更大,其更不容易满足味蕾的需求。
对于培养肉而言,目前的阻碍并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必需原料带来的高成本。2013年世界上第一块人造牛肉饼问世时,成本高达32.5万美元。经过多年的不断改进,孟菲斯肉类公司制造出的不足一斤的牛肉,成本仍高达2400美元,这并不是市场所能接受的,所以说,培养肉离走出实验室还有很长的时间。尽管培养肉在资本市场的呼声很高,资本流入十分频繁,但根据近几年的资本反馈来看,培养肉始终处于"烧钱"的地步,资本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本身也是资源的一种浪费。
人造肉是一个社会命题,更是一个关乎未来的命题。但现阶段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企业、消费者的入局需综合考虑,正向发展是契机,负向发展便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