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决胜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与餐饮业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餐饮业是农产品出村进城的主要去处,是乡村新业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农民进城务工的主要行业之一。餐饮业复工复产,对“三农”影响重大。
近日,一些地方领导高调自费“下馆子”的新闻大量出现:南京市委书记在夫子庙景区吃了一碗鸭血粉丝,并带头堂食;昆明市委书记在一家“老字号”商铺购买了午餐肉,还在购物中心点了当地特色美食;焦作市市长在大杨树商业街品尝了焦作特色小吃……
人是铁、饭是钢,人都是要吃饭的,但领导干部们此时如此高调“逛吃”,是特殊情况下为了形成示范效应以引导百姓进行消费,也释放了当下复工复产工作的新信号:复工复产要和扩大内需结合起来,要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
投资、消费、出口被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在2019年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8%,并连续6年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主引擎”。而在消费市场中,餐饮业占有重要的地位,约占社会零售总额的11.3%。疫情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餐饮业呈现断崖式下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全国餐饮同比下降43.1%,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52.8个百分点。当前,各地各行各业都在加快推进复工复产,餐饮业的复工率落后于其他产业。因此,为了扩大内需,挖掘被压抑、被冻结的消费,餐饮业的复苏值得大力推进。
2020年,一场疫情,让人们对农业“稳定器”“压舱石”的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2020年,是决胜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都是重中之重的工作。这些工作,与餐饮业的发展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站在农业的角度,餐饮业是农产品出村进城的主要去处。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低,生产就会萎缩。餐饮业断崖式下跌直接将压力传导到农业产销上,蔬菜等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产品等受到极大影响,导致滞销积压,尤其是对养殖业影响巨大。餐饮业的复苏无疑能够缓解以上问题,增加农业生产收入的同时,带动一二三产业有机运转。
站在农村的角度,餐饮业是乡村新业态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不只有农业,还有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等新业态,这些构成了农村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服务业中吃、住、行、游、购、娱几大要素中,“吃”排在了首位。餐饮业恢复正常了,农村的食品加工业才能恢复正常;“农家乐”等复苏了,市民的消费信心回来了,乡村服务业才能有序发展。
站在农民的角度,餐饮业是农民进城务工的主要行业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进一步上升,2018年就已达到52.2%,服务业就业人员达到35938万人,比重达到46.3%,成为我国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是第三产业中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然而受疫情影响,1-2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13%,两个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和6.2%。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3月19日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的介绍,已有1亿农民工外出务工,还有20%春节前返乡农民工未返岗。无疑,餐饮业的恢复能够提供更多的复工岗位,拉动农民工充分就业。
餐饮业地位重,对“三农”影响大,但是复工迟、复工率低,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的情况下,就政策而言,要适时按下餐饮业复工复产的“快进键”。当然,全国防疫形势有别,湖北(主要是武汉)、北京依然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这些地区餐饮业复工复产要有更加精细的操作。但全国多数地区,已经属于低风险地区,这些地区餐饮业复工复产,在做好必要防护的前提下,步子可以快一点,不要让餐饮业拖了全面复工复产的后腿。尤其是乡村较之于城市,人员没那么密集,空间没那么紧凑,食材运输距离近,劳动力充足,有序恢复餐饮业可以从乡村开始。
餐饮业复工复产,离不开农产品运输和服务的人员。但一些低风险的农村地区,还在设置不必要的防疫关卡;一些地区之间,健康证明不能互通互认;一些地方对返城人员一律收取隔离费用等。所有的这些,都不利于食材进城和农民返城复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如此困境:一边是餐饮企业急需用工用料,一边是农产品和农民工进不了城,但双方就是难以对接。因此,有必要打通低风险地区之间的人员和货物流动的“堵点”,取消不必要的障碍设置。
餐饮业复工复产,离不开消费者。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归宿,餐厅需要有人来吃饭才能算真正的“复市”。然而,前几日扎堆喝茶被批评的新闻还在眼前,突然之间被鼓励“吃吃喝喝”了,很多老百姓还不了解情况,因此仍处于“防控惯性”中“不敢消费”。站在这个角度,一些地方领导带头“下馆子”,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市民消费。同样,农民工既是服务人员也是消费者,他们就业充分了,餐饮消费也会增加。
餐饮业复工复产,也离不开信心。领导“逛吃”不仅能起到示范作用,还能提振消费者信心,向群众传递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整体向好信息,复工复产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未来一段时间,在做好防控疫情反弹工作的同时,可以引导消费者进行有序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