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离不开运动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可以说一脉相承,没有运动就没有绝对的健康,运动的意义更多在于"预防"。癌症是众多疾病中最为令人"闻风丧胆"的疾病之一,其发生率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降低,反而呈现愈发高涨的态势。2008年世卫组织曾发布报告称,2008年全世界约有1270万癌症新增患者,760万死于癌症,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癌症新增例数达56%,据推测到2020年前,全球癌症发病率将增加50%,即每年将新增1500万癌症患者。随之而来的死亡人数也会大幅增加,预计2030年这个数字可能会增至1320万。
实际上,癌症已经提前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今年2月份,世卫组织及其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2020年世界癌症报告》中指出,每年有近六分之一的人死于癌症,2018年死于癌症的人就有960万之多,未来20年全球癌症病例或增60%。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总人口最新癌症的发病率排行分别为:第一位是肺癌,占癌症总发病人口的11.6%;第二位是女性乳腺癌,占癌症总发病人口的11.6%;第三位是前列腺癌,占癌症总发病人口的7.1%;第四位是结直肠癌,占癌症总发病人口的5.7%。当然,癌症并不是"必死无疑"的疾病,在癌症发生早期进行预防、诊断、筛查和治疗,能够显着起到降低死亡率、延长生存期的效果。
世卫组织还针对癌症提出了一些干预措施,运动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周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每周75-150分钟的剧烈有氧运动,与膀胱癌、乳腺癌、结肠癌、子宫内膜癌、肾癌、食道癌和胃癌等7种癌症风险的降低有关,且随着运动量的增加,癌症风险也随之降低。
运动营养规范逐渐成型
运动营养品兴起于欧美等发达国家,1999年美国运动营养市场的总销售额就达到了17.7亿美元,2001年增长至31.2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了76%,并且运动营养品也正逐渐从运动员专属向大众消费者转移,目前运动营养品已成为大健康产业中的"新生代"。
国内运动营养品市场算是一个"后起之秀",欧睿国际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国运动营养市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40%,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预计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可达8.59亿美元。
运动营养被认为是大健康行业的下一个风口,具有很大的商业发展潜力与利润追逐空间,企业数量、规模等都在大幅增加。然而,在市场快速增长的背后我们也要看到政策法规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性。长期以来,国内在运动营养品的发展上缺乏规范引导,企业主要采取打"擦边球"的方式艰难发展。国内曾在2009年发布了《GB/T24154-2009运动营养食品通则》,但由于缺乏经验,无论是监管层面还是生产企业都较为模糊,因此并没有对运动营养食品起到实际性的推动。近些年,在市场的强烈刺激下,2015年发布了最新的《GB2415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运动营养食品通则》,在此指引下,各省相继推出了细则。
2017年北京食药监局官网发布《运动营养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征求意见稿)》,这是首个运动营养领域的生产指导性法规。随后,广州、黑龙江、江苏等多地相继跟近。近日,江苏省正式发布《江苏省运动营养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自2020年3月30日起施行,这预示着运动营养食品的生产规范正式成文落地。
释放固体饮料空间
蛋白 粉是运动营养品领域的"扛把子",早期的蛋白 粉主要以保健食品审证生产,而随着固体饮料市场的逐渐兴起及国外市场的冲击,蛋白 粉的定位逐渐向固体饮料倾斜,所以运动营养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固体饮料的发展。运动营养食品规范的形成将释放很大一部分固体饮料市场的空间,使固体饮料回归"本位"。
液体饮料竞争加剧
《通则》指出,运动营养食品的申证类别为特殊膳食食品,运动营养食品生产许可类别为特殊膳食食品,品种明细为运动营养食品(补充能量类、控制能量类、补充蛋白质类、速度力量类、耐力类、运动后恢复类),品种明细应当标明产品状态(固态(粉末、块/粒状)、半固态、液态)。其中液体类的运动营养食品将加剧相关产品的竞争。
运动营养食品的明细是根据运动目的而命名的,如果考虑到原料的功能,则不同明细的产品可以是同样的原料,而如果按照原料功能命名,则又跟饮料相似。目前在其他饮料分类中存在营养素饮料、能量饮料、运动饮料、电解质饮料等,其与运动营养食品的功能几乎是重合的,此外,还有以红牛为代表的保健型功能饮料。三种不同分类的产品将竞争同一受众,"三国鼎立"局面加剧。
随着各地政策的相继落地,在生产实践中也将逐渐暴露出规范中存在的不足,规范的修订、增补等工作也将持续进行,规范度也将逐步提高,运动营养领域终将规行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