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是大趋势、大市场
保健食品的发展与人们的健康理念是分不开的,2000年左右伴随着人们消费信心的褪去,国内保健品市场迎来了大跳水,到2001年时,其市场销售额仅为2000年的一半左右。再加上外资企业的进入,对国内企业产生了致命的冲击,许多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市场萎缩性加剧。
随着健康新时代的到来,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第一话题,与之相关的产业也已经纳入到国家宏观考量范围内,2016年"健康中国2030"开始实施,将健康作为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保健食品作为健康战略的一环,也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Euromonitor数据统计,1999年国内保健食品市场规模约为400亿,而到2018年规模已扩大至2575亿元,虽然近几年增速有所放缓,但规模仍持续扩大。尤其是在明确保健食品"双轨制"后,2019年保健食品审批正式得以开闸,新产品的推出将进一步促进规模的扩大。
为什么说保健食品处在风口浪尖上,肯定是其不符合当下的消费特征,因此其自身也正经历着转型期,可以说转型的成败关乎着整个行业的生死存亡。
销售转型
直销、会销和药店是以往保健食品销售的三个主要渠道,特定的渠道也使得保健食品的"神秘感"增加,拉长了保健食品与消费者的距离,相关的疑虑问题就更加突出。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保健食品的渠道被打通,产品也更加贴近生活。不可否认,新媒体经济对保健食品的发展是把双刃剑,在拓宽渠道的同时,也无形中增加了风险,较低的满意度便是最好的佐证。
产品转型
步入双轨制后,我国保健食品市场格局仍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观,整体还是较为松散。从产品上看,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这给消费者的选择带来了更大的障碍;从生产者看,国内缺乏具有绝对统治力的龙头企业,国外企业依旧占据着绝对的市场份额,随着海淘经济的崛起,外国产品的涌入更加频繁,国内企业的转型势在必行。
政策转型
在以往的规定中,保健食品是一个独立的类别,而在2015年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保健食品就不再是独立的类别,而是与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等并称为特殊食品。虽然保健食品企业长期处于监管的高压态势之下,并且有些政策甚至是不利于行业发展,比如保健品不准在药店销售等,看似不合理的规定,实则是在帮助保健食品行业进行重整、转型,迫使"劣币"退出。当然,政策是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要看到其也在向好的方向转变。
将来的保健食品一定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保健食品,让保健食品真正成为消费者愿意接受的食品,而不是企业获取利润的"机器",产品只有贴近生活、亲近消费者才能从根本上获得市场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