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收到《关于第16277983号“绣花锦”商标无效宣告请求裁定书》,苏州康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的“绣花锦”商标在新鲜蔬菜商品上被裁定予以无效宣告。历时数月,南浔区在这场商标“保卫战”取得了初步胜利。这“绣花锦”,究竟为何让南浔区苦苦“追寻”?
“拿回绣花锦”初尝胜绩
绣花锦不是华彩锦绣,而是发源于南浔古镇的一种特产蔬菜,是南浔人民精心培育出的特色优良蔬菜品种,外形与普通青菜(小白菜)相似,但菜茎稍细,菜叶边缘有细细的锯齿形,叶面脉络像刺绣锦缎,故得此名。民间传说中,绣花锦是由西施洗过胭脂的水浇灌普通青菜而得的新品种,故又称“美女菜”。
作为南浔知名特色农产品,绣花锦是当地的一张金名片。为了更好地展示这张名片,自2018年5月起,南浔区计划申请注册“绣花锦”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从法律层面进行有效保护。然而,前期调研显示,早在2015年1月30日,苏州康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便已提出“绣花锦”商标的注册申请,并于2016年4月28日被核准注册使用在新鲜水果、新鲜蔬菜、植物种子、自然花等商品上。
“苏州康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的主营范围为环保治理工程设计与施工、环保治理技术开发转让及服务、环保治理设备销售等,所属行业、营业范围都与农林业产品相距甚远。”南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管科副科长施宛莎表示,该公司所处地与南浔直接接壤,同处太湖流域,对绣花锦系南浔特色农产品理应知晓,其注册行为在施宛莎看来带有主观恶意。
对此,南浔区迅速启动了一场“拿回绣花锦”行动。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区农业农村局牵头,会同相关知识产权专业人士对商标法及商标法实施条例进行深入探讨,并通过图书馆及档案馆检索等多种途径,收集到史实记载、传说记载等多种证据材料。如根据《新民晚报》《解放晚报》《浙江省乡镇街道年鉴》《南浔区旅游资源普查报告》等媒体报道及文献记载,“绣花锦”三字是南浔当地一种约定俗成的蔬菜通用名称,得到周边群众公认。在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平台中搜索关于“绣花锦”的介绍,也几乎全部指向南浔独有的特色农产品。
基于此,南浔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于2018年11月提交了苏州康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注册“绣花锦”商标无效宣告请求和佐证材料。在审查相关证据材料后,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下称商标局)认可了南浔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申请,于今年8月20日作出《关于第16277983号“绣花锦”商标无效宣告请求裁定书》,宣告苏州康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的“绣花锦”商标在新鲜蔬菜商品上无效。
“丢失绣花锦”事出有因
“南浔绣花锦早在明朝时期便已具有一定知名度,以南浔镇方圆20公里内种出来的最正宗。烹调得当的南浔绣花锦香气扑鼻,口感软糯,曾一时风靡上海滩。但如今,南浔绣花锦却不‘香’了。”南浔区农业农村局农村建设与管理科科长姚学良说,现在绣花锦种植面积萎缩,大多都是散户在种,最多也就是几亩地,没有上规模的农业企业大面积种植,因此疏于管理,导致绣花锦在本地长期得不到有效保护,被他人顺利注册商标。
“在湖州与南浔绣花锦命运相似的,还有庚村洋桃、道场双塘雪藕、太湖百合等,均面临着种植面积萎缩,疏于管理等问题。”姚学良说,庚村洋桃是湖州传统的特色名果,至今已有上百年的种植历史;道场双塘雪藕,以糯、脆、出粉高而出名;太湖的百合,因种在太湖一带而出名,风味醇正,同山上百合不一样。这些均是湖州的传统农产品,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可这些地标产品近几年均处于种植面积萎缩的状态。
姚学良认为,这些产品之所以呈现颓势,主要是因为对它们的宣传和销售组织不够,从而导致销售价格不高,销量不多,因而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不高。此外,没有上规模的农业企业大面积种植,也是这些名特产品种植面积萎缩非常重要的原因。
“重振绣花锦”任重道远
“阻击他人注册商标只是我们‘重振绣花锦’行动的第一步。”施宛莎说,南浔区目前正加速整理、归纳地理标志产品客观存在及信誉情况、所标示地域范围划分、特定品质受特定地域环境或人文因素决定的说明等9项证明材料,准备向商标局提交“绣花锦”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申请,以法律支撑促进特色农产品质量及市场竞争力双提升,从而重扬绣花锦美名。
施宛莎介绍,不仅仅是绣花锦,针对此次本土产品被异地企业注册商标事件,当地将开展全域商标注册保护专项调研排摸,从本土品牌保护意识不强、注册商标总量不大等问题切入,启动全区成长型商标品牌防御性保护行动,确保工作端口前移,提前介入指导,进一步做优品牌商标和特色产业。“我们还将建立南浔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一体化协同平台,构建由区人民法院、检察院、知识产权局等部门组成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服务网络,开展联动执法和专项维权行动。”施宛莎说,南浔区将进一步完善事先防御系统,通过扩充“成长性商标品牌保护库”、开展知识产权实时监测等举措,全方位构筑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要想重扬这些名特产品美名,即使我们能成功注册地理标志商标,也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引领本土特色农产品向商品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发挥地理标志产品的价格优势、品质优势,以此辐射带动全区特色农业加速发展,助力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农民增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这些名特产品。”施宛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