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保健品  烟台  海产品  周黑  奶粉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健康快讯 » 正文

“硬核技术”再创机插水稻高产新纪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2  来源:中国科学报
核心提示:产量高、质量好、机械化……《中国科学报》从江苏省农垦黄海分公司了解到,正是有了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团队牵头研究、示范的“硬核”技术加持,才能创造新纪录。他们为江苏水稻“量身定制”了“水稻钵苗机插超高产栽培技术”,打破了机械化条件下水稻生产优质高产精准化移栽技术的瓶颈。
  1058.9公斤!丰收之际,江苏省机插水稻单产纪录再次被打破。

  产量高、质量好、机械化……《中国科学报》从江苏省农垦黄海分公司了解到,正是有了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团队牵头研究、示范的“硬核”技术加持,才能创造新纪录。他们为江苏水稻“量身定制”了“水稻钵苗机插超高产栽培技术”,打破了机械化条件下水稻生产优质高产精准化移栽技术的瓶颈。

  农艺+农机:“质”“量”如虎添翼

  “土壤肥、技术好、气候佳。”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杨洪建说,张洪程团队牵头的“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攻关项目”取得成功,技术是关键因素,良种良法配套、农艺农机融合,方能为产量、质量的提升筑牢根基。

  多年来,张洪程团队对我国种植农艺和农机进行了融合性研究,并与常州亚美柯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合作,在我国率先形成了“钵穴育苗、整体移栽”水稻钵苗育插精准作业核心技术,成功研制水稻钵苗移栽成套机械设备。

  张洪程介绍,33~23cm行距宽窄行新型钵苗插秧机的研发生产,既满足了我国大量中小穗型和优质粳稻等水稻品种“密植增产”的农艺要求,又突破了水稻钵苗机械化移栽“稀植优质”技术的束缚,针对性地解决了江苏水稻钵苗机插过程中“苗不足”“行不稳”等实际问题,实现种植质量和产量同步提升。

  项目实施单位苏垦农发黄海分公司副总经理沈进松表示,今年水稻钵苗机插作业面积3万多亩,均使用了新型钵苗机插技术,基本实现品种全覆盖、区域全覆盖,示范区产量和质量均显著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喜人。

  同时,在张洪程主持下,水稻钵苗插秧机在江苏、安徽等多个省份水稻种植点进行多点多品种多条件试验示范,均取得了可喜结果。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开展超级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与示范,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只有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实现‘藏粮于技’。”张洪程说。

  成果落地:破解“卡脖子”难题

  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要着力解决水稻机插等突出难题。水稻机械化栽培已成为亿万农民告别艰辛劳作、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稻作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国水稻面积3/4 分布在南方多熟制地区,水稻接茬季节紧张。而传统栽培以极高密度培育毯苗机插,大幅度推迟了播种期,虽然生育期缩短,但仍造成水稻迟熟,加剧了多熟制季节矛盾,不仅影响周年生产,更使当季水稻产量与质量不高不稳。

  “当前在南方多熟制地区,传统机插栽培普遍存在苗小质弱与大田早生快发不协调、个体与群体关系不协调、前中后期生育不协调等严重问题,直接制约了我国水稻栽培机械化的进程。”张洪程说,这些“卡脖子”难题无法回避,必须加以研究并解决。

  自2004年起,张洪程团队联合南京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组成攻关协作组,历经十余年攻关研究,通过壮秧培育、精准机插、生育诊断、肥水调控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性创新,创立了适应多熟制地区的毯苗、钵苗机插高产优质增效栽培技术新体系。

  项目技术成果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主推技术,相继在苏、皖、鄂、赣等地大面积示范推广,取得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其中2015—2017年苏、皖、鄂、赣累计应用8952.7万亩,新增稻谷335.1万吨,增收97.6亿元,节本17.3亿元,累计新增效益114.9亿元,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校企携手:端牢“中国饭碗”

  “江苏省农垦黄海分公司在项目合作实施、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新技术的应用既让大家看到了农业发展的美好前景,坚定了农业科技内涵发展的信心;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培养应用型技术农业人才的新思路。”张洪程团队成员、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霍中洋说。

  为更好地转化科技成果,在产学研合作开发和利用上产生经济与社会效益,张洪程院士创新试验基地于2016年在江苏省农垦黄海分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深入开展农业科技攻关,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很好的技术示范与支持。

  在3年多的合作共建中,工作站规模逐渐壮大,目前已配有19位专业技术员,其中3位为扬州大学常驻研究生团队成员。在学习科研之余,工作站的成员们长期服务在农业一线,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今年,双方合作创下了高产新纪录,显著提升了水稻综合生产和市场竞争力,也是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的一次升级。

  “科研来自生产实践,也必须回归农业一线。”张洪程说,“只有将更多的科技注入农业生产,汇聚多方力量、壮大人才队伍,才能端牢‘中国饭碗’,让农业真正大有作为!”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