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水稻插秧机上加装一个小小的施肥装置,就可以栽秧施肥同步完成。我去年试种了1000亩水稻,种植过程中要少施两次肥,水稻单产不降反升。今年我用此项新技术又扩种了5000亩。每亩田节本增效170多元,现在人力成本越来越高,这项技术有需求、有前途。”安徽省桐城市水稻种植大户姜斌感叹道。他口中的“新技术”正是安徽省粮食丰产增效创新团队正在研究示范的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技术。
近日,安徽省种植业局、土肥总站、农技总站、农机推广总站等部门的专家对姜斌家庭农场位于桐城市范岗镇杨安村的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示范田和常规田进行了现场测产。在减肥20%-30%、减施耖口肥和促蘖肥两次作业的情况下,示范区杂交中籼水稻产量为623.1公斤/亩,同品种常规施肥田产量为607.6公斤/亩。在宿松县的九成畈农场,不同施肥模式下,优质粳稻表现差异明显。隔着一道田埂,侧深施缓释肥的水稻比常规撒施复合肥秆壮穗大。
国家粮丰增效专项安徽示范类项目首席专家、安徽省水稻产业体系绿色稻作技术研究室主任吴文革研究员介绍,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栽培创新团队,自2013年开始研制新型控失肥以及肥料缓控释放高效利用技术,2017年联合安徽省农机推广总站及相关企业成功研制出水稻侧深施肥装置,将新型肥料、农机新装置创新与水稻机插平衡栽培农艺相结合,创新集成江淮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平衡栽培新技术模式。2018年桐城、肥东、庐江等三地示范、验证完善,2019年扩大到全省近20个水稻主产县区,另外各地均有不少种植大户自发学习应用机插秧侧深施肥技术。
测产当天,专家组还围绕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召开座谈会,认为该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栽培方式和施肥方式,是一种在插秧过程中同步向水稻根侧精量施肥的技术。相对传统的人工插秧施肥技术,该技术大幅较少施肥量和作业次数,采用新型缓控释肥或控失肥,通过排肥器将肥料精准输送到耕层土壤,均匀分布水稻根系,能够很好满足水稻生长发育,显著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同时就这项新技术的农机、肥料以及栽培与土肥、农机与农艺融合发展及下一步推广提出建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