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如今,80、90一代正在接过时代的接力棒,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新兴主力。细看中国的人口结构图,隐藏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已经初见端倪。
老龄化,一场没有流血的“革命”
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老龄社会的热浪一天比一天高,在2008年后更是迅速进入白热化阶段。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世界银行数据显示,目前,日本是全球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27%,排名世界第一,意大利以23%居第二,德国21%位居第三名,中国居第十位。
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将超过10亿人,占总人口比例的13%;8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1.2亿,占60岁及以上人口的12%;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将超过70岁,有80%和近40%的人分别可以活到60和80岁。到205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将会增至20亿,占总人口的21%;8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3.2亿,占60岁及以上人口的17%;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将超过75岁,有90%和近45%的人分别可以活到60和80岁[2]。现在世界正处于人口大变革的初期,而这也就是所谓的“全球老龄化”。
放眼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加之长期以来的计划生育政策,再到现在人们社会观念的转变,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发展迅速。30年后,中国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从2010年的12.4%上升至28%;人口的平均期望寿命将从2015年75.3岁攀升到2050年的80岁;80岁以上老年人口从2013年的2260万升至2050年的9040万,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高龄老年人群体。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世界范围内的生育率均出现显着的下降趋势,老龄化成为全球都需要重点关注的社会问题,其中首先要亟待解决的便是健康问题。
营养不良,老年人的“梦魇”
营养不良不一定只发生在第三世界,对于老年人来说,营养不良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有300万人口都面临着营养不良的问题,尤其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也就是说,这一“沉默的流行病”影响着七分之一的老年人。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营养食品分会主任付萍所讲:“让医学营养能够真正关爱老年人,比如老年人营养不良引发的健康问题、75岁以上老年人消化系统衰退加速引发的相关问题、老年人体重减轻与增加的利弊、老年性肌少症及骨质疏松症等”。
事实上,包括英国在内,老年人的营养不良问题是全球性的。据统计,不同地区老年人群中营养差或营养不良者约占15%~50%。几年前,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大卫·R.托马斯博士公布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全球86%以上的住院病人和38%的社区老人均有营养不良症状。日本东京都老人综合研究所调查则表明,平均每3位老人中就有一人营养不良。
调查发现,至少30%的老年人一天少吃一顿饭,16%的老人每天摄入热量少于1000大卡(摄入热量少于1000大卡很难维持充足的营养)。
老年人营养不良所带来的潜在危害
由于衰老,老年人普遍存在消化系统功能不同程度的减弱,如牙齿脱落,消化液、消化酶分泌量减少,胃扩张能力减弱,肠蠕动及排空速度减慢等问题,致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受到影响。同时,咬合力降低也是阻碍老年人正常摄食的主要原因之一。咬合力小于2公斤的人,按理都应该吃流食或软食,但一项研究中的80个人中,只有3个是流食,其余都是较软的普食,虽然有利于减少口腔废用综合症,但无疑极大的增加了噎食的风险,影响老人摄取食物。
除此之外,老年人群也会因味觉、嗅觉敏感性衰退、疾病、药物、情绪等因素减少饮食摄入,从而导致营养不良。
人们也常用体重来衡量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比如BMI指数。一项研究追踪了长期护理机构中生活的200位老年人(平均年龄为85岁)12个月的时间,调查其身体质量指数(BMI)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分析后发现,BMI值小于20的老年人,其12个月的死亡率大于50%。随着BMI的上升,死亡率下降。BMI值大于35的12位研究对象,没有一人在研究期间死亡。
通过研究作者得出两点结论:BMI值小于20是今后12个月内死亡率的一个非常强的预警值;老年人的BMI值越高,伴随的生存概率似乎明显越好,这种现象也被称为“肥胖悖论”或“与常识背道而驰”。[3]
每当说起西方社会的营养问题,首当其冲的总是肥胖症。然而,对于老年人而言,体重减轻和营养不良这一类问题往往要多得多。这一事实已在着名的SENECA试验中得到了证明。试验针对居住在社区的65岁以上老年人,研究发现,相比于稳定的体重、甚至增加5公斤的体重,体重减轻对于生存率的危害性更大。[4]
另外,老年人肌少症、肌少性肥胖、骨质疏松症、退行骨性关节炎等无一不在困扰着老年人的生活。因此老年人对饮食的要求必须更高,他们更需要通过改善膳食的色香味来刺激食欲,做到平衡膳食的同时摄入充足的营养素。但是对于老年人群尤其是高龄(85岁以上)和衰弱的老年人群,要做到合理科学的饮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老而不衰,用健康营养对抗老龄化难题
社会和经济变迁正改变着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对每对年轻夫妇来说,未来将有四名甚至更多的老年家庭成员需要他们进行日常照护和帮助。再加上中国的疾病谱从传染病转向了非传染性疾病,到2030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将至少增加40%。这意味着,未来将有大约80%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死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2018年底我国老龄人口已达2.5亿,其中1.8亿老年人患有各种疾病,面对日趋严重的老龄化,老年营养健康教育紧迫而艰巨。营养是健康的基石,促进老年人健康最根本的就是要从老年营养入手,从宣传普及老年营养知识入手,教会老年人怎么吃、吃什么。
同时,老年人的营养干预还有特定的目标:提供充分的能量、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保持或改善营养状况、功能、活动性和生活质量;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一种或多种潜在疾病的发展进程;有助于康复过程。尽管这些目标也适用于年轻人,但老年人的侧重点不同。对于老年人而言,最重要的目标是保持身体机能和生活质量。鉴于老年患者的储备容量已有下降,因此必须比年轻患者更早实施营养干预,定向服用营养补充剂,持续时间也尽量更长。[3]
老龄化人口持续增多,不仅是一个单纯的人口结构问题,而是一个经济、社会、家庭等各方面都需要适应的一大趋势。正如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营养食品分会和雀巢健康科学(中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爱在金秋 关爱老年健康”老年营养健康教育公益项目,希望为老年人口配置更多资源,是顺应这一趋势的应有之义。保障充足营养,让老年人真正做到“老有所依”,健康老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