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规模高达百亿,品类趋于多元
海味食品对于原料的依赖性十分明显,天然原材的属性和品质,对于产品有着核心的影响。目前,海味食品按照海产原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几个较大的类别,比如紫菜、海苔、海藻制品等海洋植物类产品,休闲鱼制品、鱼罐头、鱼糜制品等海鱼产品,小包装海鲜等海鲜产品, 品类更趋向于多元化和细分化。
1.海苔、紫菜领衔,海洋植物产品崛起
据Innova Insights Marketing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7年,含有海洋蔬菜的零食新品发布数量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9%。其中,紫菜、海苔等品类作为海洋植物食品的主力,一直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有数据显示,全国坛紫菜的市场年产值贴近50亿元人民币,而仅用于快消化分装商品的坛紫菜年产值便达到20亿以上。目前,阿一波、波力、四洲、渔禾岛等相关品牌也享誉市场,成为了优质紫菜的代名词。
而海苔则是近些年来崛起的新兴品类,因新鲜美味、健康营养的优势备受消费者的欢迎。2005年,源自韩国的岩烧海苔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很多实力雄厚的海外品牌开始争抢本土品牌的市场,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海苔产业的主动革新。从 2009 年至今的这十年是海苔品类的爆发期,以30%以上的高增速,迅速开拓出超20亿的细分消费市场。其中,仅仅在线上渠道,海苔的消费规模便达到了近9亿。
尽管紫菜属于海藻中的一大分支,但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除了紫菜之外,以其他海藻类植物为原料的食品仍然颇为新颖。在国际市场上,这一产业已经日渐成熟,2011 年至 2015 年,北美食品饮料行业发布的以海藻为特色风味的产品增长了76%。芝加哥Mintel全球食 品科学分析师Stephanie Mattucci也断言:“海藻,很可能成为未来的超级食品。”
海藻产业所蕴含的商机也开始被中国企业捕捉。7月27日,青岛啤酒在青岛举行新品发布会,宣布正式进军苏打水品类,并推出了一款“王子海藻苏打水”新品。这款产品含有现代海洋科技萃取的海藻元素,可发挥海藻活性物质抗氧化、强免疫的功效。青岛啤酒的此次入局,不仅将海洋食材的应用外延扩展到了饮品品类,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对海藻产品有了全新的认知。
2.鳕鱼肠、鱼皮脆,推动鱼制品休闲化创新
鱼制品富含蛋白质等营养元素,低脂肪含量更凸显健康诉求,因此一直是国内增长势头迅猛的品类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起,晋江食品企业集群最早依托沿海优势,开辟了鱼制品这一产业,陆续进行鱼罐头、鱼糜食品的制作。从2013年底开始,鱼制品迎来了品类细分阶段,鱼豆腐、鱼肠、鱼丸等产品开始出现并逐渐呈现休闲化、便利化的发展趋势。
而随着健康潮流蔓延食品圈以及二胎政策下婴童食品消费的崛起,鳕鱼肠开始成为一支持续增长的零食新势力,在2017年便拥有了10亿左右的市场规模,力绿、炎亭渔夫等企业纷纷入局,推动鳕鱼肠产业持续扩容。此外,鱼皮脆等进口食品也掀起了鱼制品细化深加工的热潮,鱼制品概念扩容出一个消费大市场。
3.多品牌入局海鲜产业,小包装为主流
根据英敏特的数据,2014年至2016年,中国零食市场上有25%的新品是肉类或海鲜类零食。最初,福建、广东、山东等地的相关企业是海鲜食品的主流入局者,而随着海产食品的休闲化,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零食品牌、休闲企业开始瞄准海鲜产业,推出了小包装的海鲜零食。
早在2016年,獐子岛和良品铺子便联手开发鲍、参、贝、鱼等产品,香海食品也相继推出了香海烤虾等产品。此外,蜡笔小新推出“艾小鱼”品牌全面进军休闲鱼制品市场后,更于2018年新推出了扇贝、元气桶状扇贝粉等新品。据蜡笔小新内部人士透露:“元气扇贝粉在订货会上表现亮眼,现场下单的客户不少,为品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力。”
除了这三大类原材之外,近年来,为促进海洋新食品产业的发展,中国又批准了磷虾油、海藻糖、DHA油、壳寡糖、低聚甘露糖、蛋白核小球藻、蚌肉多糖、雨生红球藻、裸藻、鱼油及提取物等十多种海洋源新食品原料,被禁食20多年的红旗东方鲀、暗纹东方鲀也实现了有条件放开。
缓解品类弊端,产业持续革新
不过,尽管海味食品产业高速增长,呈现欣欣向荣的蓬勃态势,但自从诞生力诚鳕鱼肠以来,便有着较高的准入门槛和限制。随着行业发展,越来越多的弊端也开始凸显。其中,受制于原材影响明显、海洋腥味如何祛除、消费者辐射面窄三大问题,一直困扰着业内人士。
1.原料规模和品质不稳定,成本波动明显
和陆产食材不同,海洋食材的规模和品质均偏脆弱,水温、水质、天气等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造成食材数量的减产或是品质的瑕疵,再加上季节和渔获期的限制,海产食材的供应价格很容易产生波动,这让企业大为头疼。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各海味食品品牌也一直在探索各种解决之道。比如,在鱼制品细分行业中,不少企业均有鱼罐头的生产线,和鱼糜制品不同,鱼罐头对于供应链的把控要更强。可以通过其他配料和食用油的占比量来灵活应对价格波动。而在紫菜和海苔行业中,优选产地则是重中之重。据悉,闽、浙、粤三省沿海的产量占全国坛紫菜总产量的75%以上,福建霞浦更是坛紫菜的主产区并被誉为“紫菜之乡”,无论是品质还是数量均很稳定。福建力绿集团便是依托于霞浦的300公顷紫菜海上养殖基地,开拓了紫菜产品线并实现持久增量。
尽管中国本土的海产源源不断,仍然无法满足国人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2018年全年,中国进口了价值119.1亿美元的海产品(不包括鱼粉),同比增长36.2亿美元,增幅43.6%。这些进口的海产食材被投放到生产市场,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本土海产的不确定性,为企业提供多一重保障。
2.口味单一化,海洋腥味祛除难
海产的腥味问题一直困扰着各海洋食品企业,这和海洋食材自带的味道密切相关,也和加工工艺的不成熟有一定关系。海味食品产业发源于沿海地区,当地人习惯不经调味的海产食品,这一天然口味倾向便流传并蔓延开来,成为了海味食品的主流。此外,海味食品多采用烘烤技术,这种制作方式可以延长海鲜的保质期,但难以祛除腥味。
因此,近些年来,更改制作方式成为企业祛除腥味的优选,卤味海鲜日渐流行,麻辣、藤椒、孜然等口味符合更广泛地区消费者的口味偏好,且一定程度上遮蔽了海鲜的腥味,缓解了内陆消费者对腥味的困扰。
我们注意到,对于海苔、紫菜、海藻类产品的腥味问题,更多依托于工艺的革新。青岛啤酒推出的海藻苏打水,便是依靠生物转化发酵技术和工艺调整,研发团队先从海藻里获取海藻工具酶,利用海藻破壁提取技术和酶酵耦合加工技术,让这些工具酶变成一把把“剪刀”,将海藻的一层层细胞壁剪开,把海藻里的大分子物质剪成更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从而实现抗氧化功能,将海腥味道逐渐祛除。
3.消费辐射面偏窄,缺少品类认知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海味食品的生产和消费仍然局限于浙江、山东、福建、辽宁大连等沿海地区,消费者影响辐射面窄,缺少庞大的消费群体支撑和品类认知。同时,中国地域广阔,对于鱼制品的口感要求均不同,仅不同口味的调剂便是一大挑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海洋食品产业的全国化扩容。
不过,经过多年的探索和革新,这一问题目前已经得到明显缓解:一方面,国内零食大牌如蜡笔小新、亲亲等纷纷入局,给海洋食品带来更大的“曝光面”;另一方面,良品铺子、百草味和三只松鼠等电商零食巨头也开始开辟海味产品线,迅猛推进了海洋食品的更广泛布局。
而包装和运输方式的升级,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真空包装、罐头包装、小袋包装等不仅保留了海味食品的最佳风味,也凭借便捷化的优势覆盖了更多人群。冷链运输模式的成熟更保证了海鲜的新鲜度和快速传递,比如大海纪食罐装海鲜便采用零下30℃以下低温速冻+冰袋+高密度保温箱的组合,保证送到消费者手中依然保持新鲜,品牌形象和品类优势也得到了更广泛的认知。
如今,海味食品从广袤的大海中发源生长,其所蕴藏的巨大消费能量正从沿海区域逐渐蔓延至全国,呈现出多元化、休闲化和日常化的鲜明趋势。尽管仍存在一些短板,但海味食品为产业注入了一剂创新升级、纵深开拓的强心剂,未来市场还有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