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标准修订本来涉及到太多方的利益,认真倾听各利益攸关方的观点是应该的。但最终标准的采纳该向何方看齐成为争论的焦点,是向低看还是向高看?是向上看还是向下看?是就高还是就低?是生产者利益优先还是消费者利优先?
在所有利益攸关方中,消费者的利益当为最高利益,其他利益均为次要利益。事实上中国消费者近年来多次在欧美日香港澳门等地疯狂购买奶粉,基本上已经说明了我国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如果部分奶企还执迷不悟,玩小圈子、小算盘,那将自绝于人民。以消费者的利益为重,企业与行业才能有立身之本,才能真正地做大做强。
低到尘埃
我国目前经济总量已列世界第二,正在向世界强国迈进,我国各行各业也都在积极进取,向世界标准看齐,而关系国民健康的奶业却弄出一个全球最低的标准。
新国标规定的生乳中蛋白含量从1986年的每100克生乳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95%降到了2.8%,菌落总数则从2003年的每毫升不超过50万下调至不超过200万。目前世界上所有的乳业大国其生乳蛋白质含量标准规定在3.0以上,而菌落总数,美国与欧盟各为10万,丹麦规定为3万,这样的新标准将我国和发达国家的标准拉得很开。
以如此低的奶业为标准,中国奶业未来要想有国际竞争力,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基本上是难以实现。所以单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来看,从国家形象,从产业提升潜力,如此之低的乳业标准的确让人倒吸凉气。
国际案例
一个好的标准不但不会降低产业竞争力,而且还会激励本国企业去进行技术创新,从而赢得产业竞争优势。有关标准高低,美国曾有一段公案。上世纪80年代美国采取了严格的环境新标准,导致不少企业纷纷关闭或者将到标准低的其他国家去投资,部分企业界代表向政府施压,认为太高的环境标准削弱了美国企业的竞争力。
当时哈佛大学知名竞争力教授波特力挺美国政府的高标准政策,他认为高标准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为了满足高标准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了,但是高标准还会激励企业去寻找资源利用效率的新方法与新技术,从而在竞争中取得先机,最后达到环境与企业竞争力双赢。低标准会让企业不思进取,削弱整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美国后来的发展经验也证明,波特教授的观点是正确的。
日本与德国在很早的时候就采取了当时世界上最严格的环境标准,这些高标准不但没有压垮日本德国的企业,相当却激励了当时的日本德国企业去积极进行技术创新,而后在治污行业获得许多技术专利,从而也获得了强大的竞争力,后来一跃成为世界污水处理技术的主要供应国。当其他国家后来开始重视污染治理时,则只能购买占有先机的德国与日本的治污技术了,因为他们提高制定的高标准,催生了一批掌握高治污技术的企业。同样的道理,荷兰有世界上最严格的化肥农药排放标准,这种高标准并没有把荷兰的企业压垮,与些相当,却造就了荷兰设计出植物营养高效利益的循环立体设施农业,在全球极为畅销。
1
总结
一个好的国家标准会产生压力,促进公司进行技术创新,而不好的或者过低的标准会破坏竞争力,使企业不思进取,从而失去竞争力。目前我国过低的奶业标准果真执行下去,数年后我国的奶业将在世界上难有任何立足之地。如果借此奶业标准修订的争论,乳业各方能够审时度势,顺应时代要求,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下苦心提高我国的乳品质量,以此重塑消费者的信心,则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