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饮食风险因素导致的疾病负担占到15.9%,已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国家在积极推进"减盐、减糖、减脂"的三减健康举措,虽然离预期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趋势。食品工业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对产品进行健康化、功能化逐渐成为企业的责任与发展推动力。
食品工业对于产品的健康化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添加功能因子实现,比如药食同源物质,二是对风险因素进行减量或替换。在对健康风险的控制上,"减法"在持续性和效果上要明显优于"加法",因此"减法"的实施要更加具有现实性意义。某种物质的减少意味着改变了产品的固有风味,为此对某些物质的替换成了理想的加工方式。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糖尿病患者超过9700万,糖尿病前期人群约1.5亿,糖尿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低糖食品已成为食品的主流发展趋势。
大量研究发现,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中有些糖类不仅不会被分解,而且还对机体的血糖控制水平产生助益,L-阿拉伯糖就是其中之一。L-阿拉伯糖在控糖方面主要是通过影响蔗糖酶的活性来实现,据报道,在蔗糖中添加3.5%的L-阿拉伯糖,可以抑制60-70%蔗糖的吸收,同时也使血糖值少升高约50%,是食品中理想的蔗糖替代品。
关于L-阿拉伯糖的功能已经得到大量的研究证实,并且得到认可。日本厚生省将L-阿拉伯糖列入"调节血糖的专用特殊保健食品添加剂",美国医疗协会将L-阿拉伯糖列入"抗肥胖的营养补充剂或非处方药",而我国将L-阿拉伯糖为新资源食品,可见其功能性糖的地位越发稳固。新资源食品的身份能够有效拓展L-阿拉伯糖的应用范围,无论是在贴合减糖行动,抑或是作为蔗糖替代品,L-阿拉伯糖都具有很好的应用优势,但实际上,L-阿拉伯糖的功能化却没有得到很好体现。
在L-阿拉伯糖推出的早期,其生产方式不太理想,产品价格较高,其功能被"无意"放大,而随着生物合成的工业化来临,虽然L-阿拉伯糖的价格已大幅降低,但在代糖方面仍会增加产品成本,限制了代糖的广泛应用。而新资源食品在功能上并不具有"话语权",其功能食品的标签必然不太成熟。7月1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保健食品批件待领取信息,其中L-阿拉伯糖保健食品赫然在列,这清晰的验证了L-阿拉伯糖的保健功能。该保健功能的批准,吹响了L-阿拉伯控糖功能食品发展的号角,对市场应用及开拓有极大的引导与促进作用,可以说保健食品的批准为L-阿拉伯糖的功能开发开了个好头,在功能市场逐渐壮大的当下,L-阿拉伯糖将更加“不可或缺”,其发展曙光已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