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保健品  烟台  海产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奶粉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资讯 » 正文

"香精之王"香兰素的成长历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05  来源:sjgle
核心提示:香兰素,又名香草醛,是食品工业中重要的香精之一,也是人类合成的第一种香精,自人工合成被应用之后,香兰素得到了迅速发展,香兰素以其极高的安全性,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香兰素,又名香草醛,是食品工业中重要的香精之一,也是人类合成的第一种香精,自人工合成被应用之后,香兰素得到了迅速发展,香兰素以其极高的安全性,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香荚兰的繁盛
 
  香兰素最早是从兰科植物香荚兰中发现的,可以说香荚兰的繁盛为香兰素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香荚兰是攀援植物,在热带地区全年都可生长,其成熟后长出的簇生豆荚便是香兰素的起源。实际上,香荚兰鲜豆荚并没有浓郁的香气,因为豆荚中的香兰素与糖苷结合在一起,需要经过发酵之后才能释放香气,其生香后含有250多种挥发性芳香成分,香兰素是最主要的一种。
 
  据记载,阿兹特克帝国是最早采用香荚兰制作香料的地区,由于殖民地发展的需要,香荚兰被带到欧洲种植,但由于对植物习性的不了解,其结荚率不高,直到1836年比利时植物学家CharlesMorren发现植株上开出的花朵需要逐个授粉才能结出豆荚,此举带动了香荚兰的发展。此时,亚洲的热带地区和马达加斯加生产的香荚兰已超过墨西哥,打破了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二百多年的垄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70%的马达加斯加成了香荚兰最重要的生产国,香荚兰进入了空前的繁盛期。
 
  人工合成助力
 
  进入19世纪后,科技的进步带动了香荚兰的深层次发展,香荚兰逐渐摆脱了低端应用,转而用于提取香兰素,并应用于高档食品、化妆品等领域。随着香兰素应用的越来越多,天然香荚兰已远远不能满足工业需要,人工合成的需求非常迫切。1874年德国的两位科学家M·哈尔曼博士与G·泰曼博士首次合成了香兰素,其结构与天然香兰素完全一致,人工合成揭开了香兰素发展的新篇章。
 
  香兰素的人工合成方式有很多,主要有愈创木酚法,木质素法,丁香酚法、黄樟素法、对羟基苯甲醛法、对甲酚法、微生物法等。其中丁香酚法是最早采用的合成方法,由于丁香酚原料不足且价格较高,该方法逐渐被边缘化,木质素法是生产成本最低的方法,但会产生较多废料,在环保要求逐渐提高的今天,该方法正被陆续淘汰,现阶段国内外合成香兰素主要通过愈创木酚法,在香兰素工业上有70%以上是采用此法。
 
  香兰素衍生品大放异彩
 
  人类并没有止步于香兰素合成带来的优势,以香兰素为基础的衍生品具有比香兰素更优秀的理化特性,比如乙基香兰素,虽然成本提高了一些,但其在香味输出方面具有更强劲的表现力,其综合成本反而得到降低,香兰素衍生品逐渐成为香兰素类香料的主流产品。我国可以使用的香兰素衍生品主要有香兰素1,2-丙二醇缩醛、香兰素3-(l-[艹孟]氧基)丙-1,2-二醇缩醛、乙酸香兰素酯、香兰素苏和赤-2,3-丁二醇缩醛、异丁酸乙基香兰素酯、乙基香兰素、乙基香兰素1,2-丙二醇缩醛、异丁酸香兰素酯以及双香兰素等9类。
 
  香兰素在国外主要用于生产医药中间体和化工原料,而在国内主要以食品工业为主,食品占比约为55%,随着国内香兰素在医药领域的不断开拓,医药领域已成为香兰素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在食品领域,香兰素衍生品的应用将会越来越丰富,有些甚至已经超出本身香料的范畴,日本企业曾用香兰素与阿斯巴甜合成新的甜味剂,其甜度约是蔗糖的37000倍。总之,香兰素的应用前景可期。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