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明前龙井新茶上市时节,不少商家打出西湖核心产区、非遗手法炒制、军区特供等旗号,令不少想尝鲜的市民眼花缭乱。明前龙井有多少名副其实?明前茶的品质到底如何判断?近日,就有一位江先生向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购买的钱塘龙井贴了“西湖龙井”的标签,商家最终作了退货处理。为此,记者采访了茶农、茶商和专家,了解西湖龙井的真实行情。
钱塘龙井贴“西湖龙井”标签
3月10日,绿茶爱好者江先生在电视购物平台按每100克398元价格购买了200克西湖龙井。收到的茶叶包装上贴有“卢正浩西湖龙井防伪标贴”。品尝后,江先生感觉味道不对,没有明前茶特有的清香。他怀疑买到的不是正宗西湖龙井。
随后他与商家交涉,商家强调,销售时“一个字都没有说过是西湖龙井”。江先生回看广告,主持人口头提到的“抢鲜龙井”确实不是“西湖龙井”,而是“钱塘龙井”。于是,他上网查找鉴别西湖龙井的方法,得知龙井茶分西湖、钱塘、越州三个产区,只有西湖产区的龙井茶才能定义为西湖龙井。那么,既然销售的是钱塘龙井,为什么收到的外包装上又贴着“西湖龙井”的标签呢?
五年前非遗手工茶还在售卖?
消费者想买西湖龙井苦于难分辨,来自杭州龙坞镇桐坞村的西湖龙井炒制师傅樊生华也遇到麻烦。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湖龙井采摘和制作技艺”传承人,樊生华积累了一套炒制方法,将之命名为太极法。五年来,他的名字一直被上海一家公司用作产品推广。
据他回忆,2014年,他通过朋友引荐,认识上海茗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简称“茗约”)的负责人,口头答应第一年先以2000元一斤的价格卖给茗约75斤西湖龙井,还配合拍摄了宣传照片做代言。第二年,茗约的老板没有主动联系他进茶。然而,茗约至今依然挂着他的照片。绿茶保质期至多一年,樊师傅担心,茗约是不是在利用他的名声兜售过期茶叶?
记者注意到,在茗约微店上,这款“非遗传承人手工作品茶旅罐装”售价1800元,一共10罐,每罐10克。樊生华“代言”的西湖龙井被标注的产地为“狮峰山”,而非“龙坞”。4月1日中午,记者找到茗约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嘴环路958号华能联合大厦14楼的实体店,工作人员将记者带到售卖茶杯、手机壳、服饰等茶文化周边商品的区域。记者看到与微店上一致的茶旅罐装产品,每个小罐茶都标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技艺传承人”。记者没有看到装有西湖龙井的那罐“非遗传承人手工作品”。工作人员说,他们的明前西湖龙井茶被单独设计成一款礼盒,是樊生华大师亲手炒制。“全手工,第一批摘取,618元/100克,已卖了几百盒。”记者问产自哪个产区?对方称是狮峰山。“樊生华不是龙坞的吗?”另一名工作人员连忙改口称,今年这批茶不是樊生华做的。记者质疑其广告有误导性,但茗约的销售负责人解释,樊生华与他们在2014年合作过,后续再无合作。今年已换成更好的茶叶——来自狮峰山的“军区特供”,价格8000元一斤。
西湖产区非龙井茶唯一选择
来自杭州梅家坞的温大姐在茶城做了8年生意,自家有十几亩茶园。据她介绍,在梅家坞,明前茶头采和二采价格分别是每斤5000元和3000元。龙坞的明前茶,价格在1500元至2500元一斤不等。明前茶,尤其是西湖产区一级保护区的,上万元一斤也是常事。首先头采茶量少,一天可能也采不到两斤;其次,茶叶分散,采摘难度大,人力成本高。温大姐算了一笔账:一名采摘工人的人工费约每天180元,多名工人一同采摘加上前后加工流程、维护,好茶叶光成本就近千元。认准西湖龙井,最基本的就是看是否有杭州市西湖龙井茶管理协会发放的“西湖龙井”专用标识和地理保护标识。温大姐拿出一沓防伪标签,记者扫描标签上的二维码,弹出验证窗口,消费者只要输入标签图层下的查询码,就能查到产地、茶农名字等信息。不过,温大姐称个人名义的防伪商标不可靠,只要在工商注册就能印制。
龙井茶有国家标准,从感官品质上分六个等级,最高级别的特级龙井要达到茶叶外形扁平光润、挺直尖削、嫩绿鲜润、匀整重实,气味清香持久,滋味鲜醇甘爽等标准。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辉说,明前龙井味道之所以独特,主要因经过一个冬季,茶叶接受的光照少,加上水汽、土质等原因,氮生长积蓄多,口感上更鲜爽、甘甜。清明之后,光照增加,茶叶开始以碳生长为主,增加了茶碱、单宁等成分,苦味越来越明显。李辉提醒消费者,手工茶产量极少,品质不稳定,不必盲目追求。茶叶机械化生产是市场主流,也能保证茶叶口感和品质。至于商家所谓“军区特供”说法,无法得到官方确认。在西湖产区,每个农户都有各自厂家,哪怕是政府采购也需货比三家。随着龙井品种不断优化,西湖产区的龙井不必成为消费者唯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