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经济网协办的2018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行。对于多个酱油品牌在抽检中存在不合格,并引发公众对酱油产品不信任等情况,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钟凯表示,酱油产品的营销宣传应当实事求是、有据可循,不应成为误导消费者的工具。
行业组织应加强自律建设,促进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努力做好行业规则的守护者。消费者组织开展比较试验也应坚持科学、客观、全面的原则。
专家解读:产品宣传要实事求是、有据可循
钟凯表示,酱油历史悠久,是中国家庭厨房必备调味品。本次事件中,部分产品的氨基酸态氮含量涉嫌虚标,且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氨基酸态氮≥0.4g/100mL),应予以重视。
钟凯认为,目前市场上存在减盐酱油、铁强化酱油、儿童酱油等诸多产品,目前国际上及我国并没有儿童食品的相关标准,儿童酱油的营销宣传无科学依据。其营销宣传应当实事求是、有据可循,不应成为误导消费者的工具。
他同时指出,消费者组织开展比较试验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正确的消费信息,因此必须坚持科学、客观、全面的原则。此次比较试验在试验设计、结果判定、结果发布等方面存在报告发布时相关产品早已过期,无法追溯和复检;部分结果判定依据并非现行国家标准;结果发布未经过充分的专家论证等问题。
钟凯建议,社会监督是食品安全监管的有益补充,但如果偏离科学轨道,不仅会损害企业合法权益,抹杀政府各部门的监管努力,也无益于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最终还将伤害每一个普通消费者。建议开展社会监督时充分听取专业意见,审慎开展调研、检测和评价,全面客观地解读监督结果,并及时对舆论误读进行纠偏。
相关行业组织加强自律建设,主动清除行业内的害群之马,促进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努力做好行业规则的守护者。而有关媒体多听取专业界的意见,避免偏听偏信一方声音。此外,希望媒体加强与专业界的交流,积极参与食品科学的传播,帮助消费者从更多角度了解食品和食品行业。
2018食品安全热点六:益生菌无益论刷屏 专家:功效因菌株和人群不同有差异
1月3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经济网协办的2018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行。2018年,“益生菌无益论”出现在媒体报道当中。对此,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教育部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厉曙光表示,益生菌的功能及安全性得到了科研成果证实及权威机构认可,其功效的发挥具有菌株和人群特异性。“益生菌无益论”的出现源于一项“研究结果”,它不能等同于“科学结论”,过度解读研究结果既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取的。
专家解读:要认清“研究结果”不等于“科学结论”
厉曙光表示,益生菌早在几千年前就进入人类的饮食,长期的食用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其安全性。科技界也正在通过大量科学严谨的研究,逐步发掘益生菌的有益作用。2017年WGO基于大量医学证据,再次指出益生菌可以有效防治消化道疾病。此外,一些顶尖的期刊也报道了益生菌的其它健康功效。
目前研究表明,不同种属的菌株,其生理、代谢存在一定差异,对人体的作用也不尽相同。益生菌的基因组差别较大,即便是同种益生菌的不同菌株之间也存在差异性。同种益生菌的不同菌株含有或表达不同的功能基因,可发挥不同的益生功效。因此,益生菌需要在菌株的水平上进行益生功能的验证,明确菌株的功效,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个性化食用,一种益生菌制剂对肠道无益不等于所有益生菌制剂均对肠道无益。
学术杂志上发表的科学研究成果,称作“研究结果”。但是“研究结果”不能等同于“科学结论”。研究结果往往是在“特定人群中”、“特定实验条件下”、采用“特定实验材料”等所发现的。引起本次争议的就是一项“研究结果”,任何科研的实验设计与方法都不是绝对完美的,研究者应在其特定条件下解释研究结果,过度解读研究结果既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取的。
厉曙光建议,科技界与产业界应关注益生菌的个体差异性研究,分析不同消费者肠道微生态的个体化差异特点,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益生菌干预方案和建议。
对于每天产生的“海量”的生命科学学科的科研结果,应该冷静、客观地对待和处理。媒体报道应该全文通读,全面解析,正确引导舆论,避免偏颇。在开展科普过程中,普及益生菌的生理功能、明确益生菌“量”的科学概念等,让消费者科学看待益生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