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四届中国特殊食品行业创新论坛上,关于功能饮料创新原料的话题再次引起热议,其中D-核糖的应用成为焦点问题。D-核糖是一种有甜味的戊糖,又名D-呋喃核糖,是生物遗传物质及许多辅酶的构成成分,因此存在于所有的活细胞中。
功能饮料应用背景
细胞的运动需要消耗能量,体内自发进行着能量调节,而当细胞处于高强度的环境时,自身的能量消耗远远大于新生,因此机体会呈现酸痛、疲劳状态。外源性D-核糖经肠道吸收进入机体,在核糖激酶的作用下与ATP分解后产生的磷酸基团结合生成核糖-5-磷酸,之后在体内的作用主要有:1、逆磷酸戊糖途径合成葡萄糖,2、通过糖酵解途径形成丙酮酸,3、产生5-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PRPP是"从头合成"路径中用于产生ATP、腺苷、次黄嘌呤核苷的前体物质,同时还进入"补救路径"参与ATP的再生。D-核糖的优势在于能够产生ATP,迅速补充体内消耗能量,恢复机体状态,因此在功能饮料中应用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除此之外,研究还指出D-核糖具有心脏调节功能和快速降低血糖的功能。能量不足是引起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心脏内ATP与核苷酸池含量与衰竭程度紧密相关,临床实验通过核糖可以改善缺血性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其快速降低血糖的功能是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达到的,对于特殊人群具有一定的辅助降糖价值。
D-核糖的应用现状
D-核糖在食品行业的应用较为有限,除了近来火热的某款功能饮料外,目前已批准的保健食品不足10款,绝大多数是2011年之前没有技术要求时审批的,在其他食品中应用更为罕见,究其原因,合规性是其最主要的限制因素。D-核糖在我国是按照食品添加剂进行管理,GB-2760规定D-核糖仅能作为食品用合成香料。合规性从根本上限制了D-核糖的广泛应用,而保健食品的申报将使企业面临较重的资金和技术压力,因此,D-核糖的应用需要向香料靠拢。某功能饮料正是凭借着香料的适用性而进行添加使用,这也折射出D-核糖的应用短板,缺乏有力的研究支撑。另外,D-核糖在功能饮料中应用的方向是取代牛磺酸,我们目前暂不能对二者的功能进行量化对比,但D-核糖的价格是牛磺酸的好几倍,从原料价格方面就制约了D-核糖的应用。
国内对于D-核糖的应用研究起步较晚,2004年左右国外关于核糖的应用已经较为普遍,国内企业也纷纷对核糖的应用展开研究,但受制于标准、规范的限制,国内始终没有发展起来。缺乏品牌引领是其迟迟没有形成规范的原因之一,D-核糖在功能饮料的兴起对于行业是一件幸事,首先是为功能饮料行业注入新的活力,突破传统配方的禁锢。其次,提升食品行业对于D-核糖的关注度,为行业规范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使企业能够合理、合规的使用D-核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