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第九届世界食用菌生物学及产品学大会在上海召开。这场全球食用菌界的盛会,吸引了包括大会发起人著名蕈菌学家张树庭教授在内的500多名国内外行业人士参加,专家学者们通过90多场主题报告,围绕食用菌研究、生产和贸易等领域热点展开交流和讨论,共同推动全球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
我国是食用菌大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1978年食用菌产量不足10万吨,仅占全球总产的5.7%,到2013年已达3170万吨,占到全球总产的70.6%。值得一提的是,除我国之外的全球食用菌栽培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年产超过10万吨的国家全球还有8 个,按产量依次是美国41万吨,日本38万吨,荷兰23万吨,韩国20万吨,越南17万吨,法国14万吨,泰国12万吨,英国10万吨。
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野生菌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全世界已被发现的可食用菌2000多种,中国就有900余种,能够人工栽培的菌种有近100种,形成商品的有50多种,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有20种以上。大会介绍,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短板也十分明显,目前,在欧美日韩等地区,已基本实现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对传统栽培模式的替代,但我国仍是以传统农户生产为主,行业集中度较低,工厂化生产率仅占10%不到,而发达国家基本达到了90%以上。而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我国食用菌栽培的品种结构也有待进一步优化。
此次是上海市农科院第二次承办世界级食用菌行业大会。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是由我国第一代食用菌研究专家陈梅朋于1960年创立,是我国建制最早的食用菌专业研究所。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上海食用菌所在食用菌纯菌种制备、杂交育种理论及技术开发、野生食用菌人工栽培技术开发以及代料栽培理论和技术研发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贡献,共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国家发明奖1项、省部级奖55项。研究所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300项,获得授权专利108件,其中发明专利87件。
“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中国农业微生物保藏中心食用菌分中心”“国家外专局引进国外智力基地”和“国家农用微生物数据中心观测监测站”等一批国家级、部级科研平台均设立在上海食用菌所,同时该所还拥有“上海出口食用菌优良菌种标准化繁育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菌物分室”和“上海市天然药用资源研究开发中心”等多个省级科研平台。目前该所是世界食用菌生物学和产品学会主席单位,也是中国农学会食用菌分会依托单位。近几年,上海市农科院在草菇、香菇、双孢菇、加工专用灵芝等品种选育、推广应用和保健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果,并获得省部级奖励。国内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和规模都突飞猛进,上海作为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发源地和技术研发中心,引领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