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保健品  烟台  周黑  海产品  黑作坊  黑窝点  奶粉  小龙虾  全聚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资讯 » 正文

营口市拉长海蜇产业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20  来源:中国渔业报
核心提示:海蜇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当你品尝时可能想不到,全国海蜇贸易总量的80%以上竟来自于辽宁省营口市。近年,营口市利用海蜇养殖、加工的良好基础和优势,大力发展海蜇加工业,营口海蜇已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
  海蜇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当你品尝时可能想不到,全国海蜇贸易总量的80%以上竟来自于辽宁省营口市。近年,营口市利用海蜇养殖、加工的良好基础和优势,大力发展海蜇加工业,营口海蜇已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
 
  为做大做强营口海蜇产业,前不久,“2018中国·营口海蜇节”在营口市举办,这也是国内首个以海蜇为主题的大型活动。从海蜇渔场到海蜇加工厂,再到海蜇市场、海蜇牧场,今天更用“海蜇节”打造全球“海蜇磁场”,营口市的海蜇产业链逐渐拉长。
 
  海蜇渔场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
 
  营口市毗邻的渤海湾自然环境得天独厚,适合海蜇生长,主要品种为绵蜇和沙蜇。营口海蜇不仅产量可观,且以肉质饱满、营养丰富闻名海内外。用营口工艺制成的海蜇不但品质好,且入味清甜,爽脆可口,迅速被沿海地区同业者竞相学习。
 
  营口沿海的渔民捕捞、养殖海蜇历史久远,每年七八月份海蜇捕捞季,每天海蜇捕捞船至少出海两次,往返于大海和码头进行繁重的作业,也正是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世世代代滋养着营口人。
 
  近年,营口市积极推广海蜇健康生态养殖模式,大力发展海蜇加工业。从海蜇渔场捕捞到海蜇加工厂的加工,营口海蜇产业告别了单纯依赖资源,走上培育资源的新路。2017年,全市绵蜇养殖面积达3.4万亩,产量9220吨,销售额1.43亿元。
 
  海蜇加工厂大部分作业靠机械化完成
 
  营口市鲅鱼圈区望海寨虽不是旅游景点,但这里却是原汁原味的海滨渔村。每到海蜇开捕收获时节,望海渔港都是盛况空前。“海蜇节”前夕,笔者来到望海渔港,一睹海蜇捕捞季的繁忙景象。据了解,这一带拥有20余家海蜇加工企业,盖州市德辉水产品加工厂的鲜蛰加工厂就在其中。
 
  眼下,正是海蜇捕捞收获季节,随着涨潮,德辉水产加工厂捕捞海蜇的渔船满载而归。岸边,该公司总经理陈德辉忙着组织人员用吊车将捕捞回来的海蜇吊入海蜇攒存槽。接下来,海蜇从分选台输送下来进行切割,成条成块,再从输送槽分入各池中进行脱水,最后通过传送带进入成品池进行腌制。近7000平方米的厂区里,只有十几个工作人员穿梭其间,大部分作业都靠机械化完成。
 
  陈德辉说,过去海蜇捕捞上来后,或是放在海边晾晒,或是用车拉到厂里,不仅操作繁琐,且海蜇在海边晾晒,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会流失,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由于海蜇比较脆弱,运输过程也会造成大量损耗。
 
  现在,海蜇直接上岸就可以进行加工,既保证了营养成分和鲜度,也减少了损耗和污染,省时、省力、又省人工。“以前一天加工200吨鲜蛰需要七八十人到一百人。现在,有了先进的机器设备,十多个人就可以完成。而且,我们采用新型的加工方式,既能保证腌制均匀,又能保证杀菌到位,这项技术在同行业中也较为领先。”
 
  在海蜇加工领域摸爬滚打了30年的陈德辉保持着海蜇工匠的淳朴和坦诚。他告诉笔者,这套鲜蛰加工设备是众多营口市的海蜇加工企业家共同摸索研究出来的,是营口海蜇工匠共同的智慧结晶。
 
  陈德辉坦言,“海蜇文化”在北方相对较薄弱,另外,北方人食用海蜇的方法也比较单一。“这次举办‘海蜇节’就是让营口众多海蜇加工企业看到营口市委、市政府帮助广大海蜇企业‘走出去’的决心。”
 
  海蜇市场半成品原料70%出自营口
 
  在“海蜇节”营口辰光水产有限公司布设的海蜇加工传统技艺展区,十多名工作人员展示着传统的搓海蜇衣加工手法,将海蜇加工的历史工艺原貌完整地展现出来。该公司董事长陶国丰说:“这种传统手法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也是多年沿海渔民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和手法。让大家看一看海蜇是怎么加工成我们餐桌上的食物。”
 
  亲手在家乡建立起辰光水产有限公司的陶国丰,同样在海蜇加工业坚守了30年。他常说:“大海不仅以慈母般的胸襟养育了水族世界的芸芸众生,还以巨人般的臂膀托起了海面上的百舸争流,把无尽的空间和资源默默地奉献给人类。”
 
  陶国丰的女儿、营口辰光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陶思晴是名副其实的“蛰二代”。她说,比起追求财富,她和父亲更希望把海蜇加工工艺做大做强。
 
  在营口,像陶国丰和陶思晴一样从事海蜇加工的人还有很多。目前,全市海蜇加工量占水产品加工总量的94%,加工产品的出口量多年稳居全国第一位;营口人经营的海蜇贸易量约占全国海蜇贸易总量的80%以上,全国海蜇加工出口所需的半成品原料70%出自营口,国内海蜇加工企业80%以上由营口人开办,全国大部分海蜇品牌产品,实际加工产地也在营口。
 
  “海蜇磁场”营口成为海蜇产业链核心
 
  从上世纪80年代起,营口人从传统渔民生产逐渐变为公司介入、村镇联合、国内外企业联合,把营口的海蜇产品销售到国内外。此次“海蜇节”,从生产加工到成品,从单一捕捞到产业链核心,营口海蜇尽情向世人展示着魅力和风姿。
 
  “海蜇节”上的展品涵盖精品养殖、海洋捕捞、水产外贸、精深加工、休闲渔业等领域,还推出海蜇捕捞、现场加工、制作、品鉴等体验旅游项目,以海蜇产品展览牵动捕捞、养殖、加工、贸易、旅游等产业联动,用对外开放意识引领辽宁“海产业”升级,打造有辐射力的“产业磁场”。
 
  营口市市长余功斌说,举办营口“海蜇节”,集中展示海蜇各类产品,就是要提升国际化品牌影响力,开拓海内外贸易市场,把营口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全国乃至世界的海蜇生产、加工、贸易、流通集散地,让世界海蜇汇聚营口,让营口海蜇走向世界。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