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个营养保健食品人都会有自己的一份答案。
近日,卫健委主导了一场以“健康骨骼”为主题的媒体沟通会。在小编看来,无形中,卫健委用“粗线条”、以官方视角勾勒出一根「骨健康消费链」。
然而,不容乐观的是,在整条「骨健康消费链」上,保健食品的“存在感”并不强,似乎已经成了“局外人”!
卫健委的思路大致是这样的。
第一步,要积极发动民众、主动做骨密度检测、或骨量检测。
检测结果若是“低骨量”,则按这么几类情况分别处理:
如果是单纯的低骨量人群,生活中注意膳食平衡、规律运动、多晒太阳、适当促进钙的营养,无需进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如果低骨量已经合并有骨折,特别是妇女和50岁以上的男性曾经发生了前臂远端三分之一、骨盆、或者肱骨上端、肋骨这些位置的骨折,说明已经有脆性骨折了,这样的人就要开始使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药物。
还有一些低骨量人群,合并很多临床的骨折危险因素,比如说服用大量的激素或者患有狼疮、长期哮喘等风湿免疫病,可能也需要服用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
如果真正出现了骨质疏松症,像你刚才说的,这时候除了在健康生活方式等一般性的干预基础上,就要根据临床的情况,给予个体化的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
提高公众对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依从性也是一个大的话题,因为所有的慢性病要长期防控,必须要有良好的依从性。
下面再引用一段来自现场的问答,大家感受一下。
人民网记者 问
现在有很多人在预防骨质疏松,主要方式是在网上买一些钙、胶原等,这些东西到底有没有用?在预防当中有用,还是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如果治疗没有用的话,到底现在有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可以去解决这个问题。
夏维波 答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现在很多公众希望通过一些保健品特别是钙、胶原来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或者治疗骨质疏松症,我们说这也许有一定的作用,但远远不够。
首先,刚才张勇副局长已经介绍了,首先是要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最重要的。充足营养,包括充足的钙营养,假如说饮食中的钙不能够达到每天推荐的摄入量的话,比如推荐成年人每天800-1000毫克,我国居民均衡膳食大概400毫克左右,这个时候通过喝牛奶完全可以达到800-1000毫克,这是可以。如果喝不了牛奶或者还有别的原因,这时候可以考虑用外源性的钙剂补充,不是一上来就是钙剂补充。
关于胶原的问题,胶原实际上就是蛋白质,充足的蛋白质营养对补充健康是很重要的。从饮食来讲,不存在饮食摄入不足的话,也不用强调专门补充胶原。
另外,治疗的问题,有没有真正有效的药物,这是很明确的,现在有明确的能够治疗骨质疏松症,使骨密度提高,并且使骨折的风险下降的药物。在真正确诊骨质疏松症的时候,一定要到医生那里去看病,而不是说自己补补就能解决问题的。
依据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 欧睿 ) 的数据,预计到2021年,全球骨健康补充剂市场规模将达到88亿欧元 ( 合101亿美元 ) ,2016年至2021年全球复合年增长率 ( CAGR ) 将达3%。
骨健康补充剂市场的增长,主要源于钙补充剂、维生素D ( 骨骼健康 ) 和氨基葡萄糖 ( 关节健康 ) 的零售额。
或许,类似窘境的出现,不仅限于“骨健康”市场!
那么问题来了,身处局中的营养保健食品企业,未来究竟要靠什么,去拥抱这些全球性的、颇具潜力的消费保健市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