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作为传统意义上的酱香型白酒主产区,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依然存在着企业规模小、发展速度慢、生产布局散、思想观念旧、企业融资难、配套产业滞后等问题,就像“瓶颈”一样,制约着仁怀酱香酒实现跨越式发展。
1996年5月1 日,仁怀市政府建立的“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座落于当年红军主力在茅台三渡赤水河处西岸的朱沙堡上 仇国钰摄影
1978年,中国白酒尚处于起步阶段,仁怀酱香酒也不例外,在中国白酒行业处于一支很小的力量;2018年,中国白酒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仁怀酱香酒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仁怀酱香酒的代表茅台更是行业领头羊。
这四十年来,仁怀曾经创造了被行业惊叹的“仁怀速度”,但事实上,在这过程中,仁怀酱香酒不是一帆顺风,而是有高潮、有低谷,起起落落。
仁怀副市长邓帆说:“仁怀酱香酒发展经过三轮调整,我们也曾仿徨过,试错、碰壁、跌倒、爬起、向前,但始终不曾放弃面对困境的勇气!”
据了解,仁怀酱香酒发展经历了3次跌宕,分别是1989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白酒行业收到市场经济的空前挑战;1998年,山西朔州假酒案爆发,行业低迷,企业难受,市场上充斥着诚信危机,不少企业纷纷开始做浓香酒,只有茅台在坚持做酱香酒;2013年,“三公消费”和消费升级的影响,行业出现断崖式下跌。
行业人士分析,对于这三次空前危机,仁怀市委市政府一方面敢于直面再生产资金困难、市场拓展困难、产能闲置、产品积压等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另一方面,茅台坚守质量,坚持只做酱香酒,引领仁怀酱香酒“破冰”也做了出不可取代的贡献。
同时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不断出台民营经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针对贵州的国发2号文件,特别提出了在赤水河流域发展白酒产业,建设茅台机场、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贵州省委、省政府针对仁怀提出“一看三打造”、“再造一个苹合”等战略目标,同时,省人大专门针对茅台生产水源出台了《赤水河保护条例》。
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这些好政策的支撑下,茅台引领,企业积极应对,仁怀才有现在的对外开放程度高、基础设施功能全、产业集聚程度高的和谐局面。
邓帆说,特别在“十二五”调整期这一轮市场低迷期间,仁怀市委市政府客观研判市场形势,谋求产业转型创新,在白酒生产和流通企业在产品、渠道、组织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积极进行转型升级探索和创新,鼓励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好放产品结提高大消出重。
仁怀市市长汪能科(左3)、副市长邓帆(左2)调研酱香酒品牌建设
创新营主动对接多样化消费需求,加强上下游深度协作整合产业链资源,创新商业模式调整和拓展分销渠道,良性调整标准体系等方面都在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并围绕“酒”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发挥白酒工业“接一连三”功能。围绕打造“茅台工业旅游创新示范区”目标,丰富提升茅台酒镇“国酒之心”旅游基础设施、景区景点、产品业态和配套服务,精心打造了一批酒庄、宾馆酒店和《天酿》等酒文化演艺剧目,为产业赋能。
俯瞰图
同时大力发展金融保险包装印刷、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第三产业。积极加快产业的深度融合,推进了白酒产业及关链产业的发展,数据显示,2017年,仁怀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562.6亿元,增比进位居全省县域第一方阵,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86位。
天天酒博汇斗酒大会
仁怀市市长汪能科认为,2011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同志在仁怀调研时,结合实际、高瞻远瞩,提出了“一看三打造”(“一看”就是“未来十年中国白酒看贵州”,而“三打造”则是要把茅台酒打造成“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把茅台镇打造成“中国国酒之心”,把仁怀市打造成“中国国酒文化之都”)的发展战略,为贵州白酒产业加快发展确定了基调,为仁怀未来白酒产业奠定了发展方向与行动指南。(何涛 陈连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