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订餐发展迅猛,尤其受到青年人的喜爱。有数字显示,2016年,28.5%的网民通过网络订餐,到2017年12月,这个数字接近45%。天气太热、不想做饭,点一下手机,足不出户就能吃上心仪的饭菜。网络订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与此同时,也引发了担忧。毕竟不像线下,网络餐饮的安全性究竟该如何保障?
大数据助力网络餐饮配送安全
无照经营、违规操作……2016年,央视3·15晚会曝光“饿了吗”等外卖平台存在严重问题。一时间,舆论哗然。俗话说,病从口入,正因此,每一次食品安全事件,都会格外引人关注。
“近几年来,我国网络餐饮经营活动应该说是日趋规范,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隐患。”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监二司司长马纯良说,如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的责任落实方面不够,特别是对入网食品经营者审查把关还不到位,不够严格;其次,部分入网的实体经营者存在着无证经营、冒用其他证件进行网络餐饮销售,或上传虚假证照和虚假地址等违法行为;再就是部分入网食品经营者水平有限,经营条件简陋,食品安全还是存在一些隐患等。
针对以上问题,今年1月1日起,《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简称《办法》)正式实施。《办法》对网络平台开办者、餐饮服务提供者、送餐人员以及各级监管部门的责任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特别是平台开办者,必须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马纯良指出,网络订餐平台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大数据分析,及时分享检查监测,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推动公众参与、社会共治和监管方式创新,与监管部门共同努力,提升餐饮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为破解网络订餐消费者和经营主体“两头都不见”难题,2016年,北京市率先成立网络订餐平台自律共建联盟,推进“阳光餐饮”。“截至目前,已有1500多家餐饮企业在订餐平台上启动‘后厨直播’。”北京市食药监局副局长王福义介绍,消费者对入网企业的好评差评,以及投诉举报,不仅拓展了社会监督的渠道,也为监管部门执法提供了重要线索。
监管重在管“信息”与“信用”
“食品安全关系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本需要。”国务院食安办副主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孙梅君说,“互联网+”时代,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需要适应“互联网+食品”,重构生产经营模式,让原料的供应商更优,产品的价格更低,品质品牌更好,食品更加安全可靠;食品安全监管也应顺势而为,要注重管“信息”、管“信用”,加快转变监管方式;网络平台及经营者要充分履行主体责任,确保线上线下食品同标同质;行业协会、消费者要积极参与,让人人关心食品安全、共治共享食品安全。
马纯良也认为,互联网食品每年的销售额近十万亿元,加强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是民生要事。要发挥监管部门、舆论和社会的作用,形成共享共治合力。
在这方面,新技术大有可为。
据阿里巴巴政府事务负责人邢悦介绍,阿里巴巴正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数据共享、全程留痕、实时追溯、线上线下结合等举措,努力实现平台销售食品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溯源和平台治理方式,助力食品安全监管效能提升。
的确,一知名电商负责人表示,其采用区块链技术,建立了一个食品溯源系统。对进入其溯源平台的产品,如牛奶,在购买前,消费者可以看到整个牛奶的加工、存储过程。
消费者购买后,可以查询整个牛奶的时间型号、品种,以及其企业的生产地址等,整个链条信息都是透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