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四个万亩虾稻示范区
围绕合肥自然资源分布、发展现状,相关部门以环巢湖和江淮分水岭两大区域板块为重点,打造稳产高效、生态循环、特色鲜明的虾稻示范基地。目前全市已形成了长丰造甲、庐江泥河、巢湖烔炀、肥西山南四个万亩示范区,千亩示范片20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区1个、省级3个。示范基地按照“提质增效、生态环保”的总体要求,通过发展2-3个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典型引领、示范带动、规模推进使示范区及周边辐射带动区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格局。
据介绍,合肥充分发挥科研资源优势,加强稻虾共作生态机理、种养方式等创新研究,积极推广适合合肥地域特点的科学种养模式。庐江县“六统一”种养模式和巢湖市循环水进稻田模式得到各级专家的充分肯定,在当地实现了广泛推广。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的要求,重点对配套水稻种植、水产养殖、生态保护等关键技术进行集成创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生产效益不断提升,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目标,既养出清水龙虾,又种出生态稻米。目前全市虾稻三品认证品牌达45个。
打造一批合肥特色虾稻产品品牌
合肥着力宣传推介“中国龙虾之都”城市名片,今年将继续举办第17届中国·合肥龙虾节,打造节庆文化。合肥龙虾节获评全国示范渔业文化节庆。开展“合肥龙虾”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目前已通过农业部专家组验收。支持虾稻知名品牌创建。深挖虾稻产品生态价值,支持生产企业开展“稻田虾”、“虾田米”品牌创建和“三品一标”认证,打造一批具有合肥特色、优质安全、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虾稻产品品牌;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宣传推介,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和产品质量评比活动,不断提高产品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我市先后注册了“渔知稻”、“爬行名将”等虾稻商标和“十大虾王”龙虾商标等70余个,其中省级以上商标6个。
2018年合肥市本级财政安排虾稻产业专项资金1000万,重点支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生态循环模式和技术研发推广,各县(市)也出台了虾稻产业发展扶持政策,长丰县杜集乡出台的《支持稻田龙虾养殖发展的实施细则》开创了全省乡级扶持虾稻产业奖补政策的先例。各级财政累计投入稻渔综合种养转向产业扶持资金2500余万元。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吸引各类工商资本投入虾稻产业近2亿元,形成财政投入为引导、农民和工商资本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投入为支撑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促进了虾稻产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