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起,我们不断收到消费者投诉:市场上牛羊肉存在以次充好、制假掺假现象。但因当时在实践中缺乏切实可行的检测手段,致使检验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该研究院工作人员说道。
为了让消费者放心地吃到真正的牛羊肉,宁夏食品检测研究院聚合全院科研力量,查阅大量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数百次实验比对,确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技术比对基因序列,建立了检测牛羊肉制品中鸡源、鸭源、马源、驴源掺假成分的方法,并于2014年实施《食品中鸡、鸭源性成分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法》和《食品中马、驴源性成分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法》两项肉制品检测的地方标准,填补了该检测领域的空白。
2016年,宁夏食品检测研究院申报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科技惠民)项目《宁夏牛羊肉制品中外源性动物源引入物质的鉴别方法研究》,通过231份市场出售牛羊肉样品的5000余组数据验证,于2017年发现了牛羊肉制品中狐狸源、狗源掺假成分,制定实施了《肉及肉制品中犬源性成分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法》和《肉及肉制品中狐狸源性成分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法》另外两部肉制品检测的地方标准,使得该检测趋于完善。2018年1月,《宁夏牛羊肉制品中外源性动物源引入物质的鉴别方法研究》项目顺利验收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