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南浔区畜牧局工作人员在走访双林镇南园里生态农业(湖羊场)过程中,与该场场主谈到布氏杆菌病防治方面的问题,为此该场提出如下防控措施:
布氏杆菌病又称“波状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简称“布病”。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呈散发流行,给人、畜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本病在家畜中以湖羊等流行最多,人患布病多是在湖羊布病流行过程中被感染的。湖羊感染布病的主要症状是孕畜流产,受胎率下降。
带菌患畜是本病的传染源。病菌主要存在于患畜的体内,随乳汁、脓汁、流产胎儿、胎衣、生殖道分泌物等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及周围环境,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粘膜、眼结膜等传染给其它畜,吸血昆虫可成为传播媒介。当人们赤手接羔、或处理流产物时,这种病菌就有可能通过受伤的皮肤侵入人体,或与家畜密切接触后不洗手就吃东西、吸烟、揉眼睛、抠鼻子等都可能把布氏杆菌带入人体而引起感染,人们食用带菌未经煮熟的奶、肉等也可引发本病。
预防布病应采取以预防和扑杀为主的综合性措施。一是定期对湖羊进行疫病监测,检出的病畜捕杀、销毁做无害化处理,净化畜群。二是湖羊的流产物要深埋;对污染的畜圈和场地进行彻底消毒。三是严禁买卖病畜,引入新畜时,须经检疫证实无病后方可合群。四是注意环境卫生,接触湖羊后要洗手,不要在湖羊圈舍内吃食物,不吃未熟的肉和奶,不要玩羊羔。五是人畜屋舍要分离,湖羊接产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如穿工作服、戴口罩及橡胶手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