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海金
说到“量子”,读者可能会想到量子力学、量子纠缠等“高大上”名词。作为一个物理概念,量子还能和食品挂钩,带来不一样的功效吗?近日,一款名为“量子饮粒”的饮品引发关注。该产品宣称可改善三高、心脑血管等疾病,引发不少质疑。食品工程专家表示,其所宣称的功效站不住脚,只是将平常食品包装成有保健功能,堆砌科学名词忽悠消费者。 (据《新京报》)
“量子”与“饮粒”,一个是物理学上的概念,一个是食品层面的词语,这原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语。然而,有商家将它们搭配、组合到一块,打造了一款饮品的名称。如此一来,平常饮品,摇身一变,就不仅有了高科技感的产品名,更有了“保健+医疗”的“功效”。
但真相如何呢?食品工程专家用专业知识揭露,“量子饮粒”所含的成分也很普通,并无医疗或保健的作用,甚至连营养成分都很普通,与其高价不等值,制作过程当然也与“量子技术”无任何关联。
据了解,保健食品须取得原国家食药监总局批准,经批准的保健食品具有天蓝色专用标志,俗称“蓝帽子”。可记者在原国家食药监总局保健食品数据库中进行搜索,不管是输入“量子饮粒”“七色芳华”,还是输入出现在产品介绍中的“青汁”,均未显示任何相关信息。显然是没有取得天蓝色标志。就此来说,“量子饮粒”其实就是伪保健食品披的一件外衣。
再说,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辅助降血压、减肥、通便等功效,均属于保健食品能够宣称的保健功能,普通食品不得宣称上述保健功能。没有“蓝帽子”这一标志却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并可构成虚假广告。《广告法》第十七条规定,“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显然,“量子饮粒”的广告宣传涉及疾病治疗功能,违反了《广告法》的这一规定,应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事实上,类似的借助“量子”构织的消费陷阱,媒体早就有过报道。即便如此,一些商家对高科技构织的消费套路依旧是乐此不疲。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摸准了消费者对此类知识的盲点,商家千方百计把自己的产品和各种高科技概念扯上关系,对消费者带来了迷惑性;二是监管力度不够,对其违法违规宣传、销售等行为,未能在第一时间介入与依法惩治;三是因为商家的肆无忌惮,为了逐利不择手段。
防范“量子饮粒”等构织起来的消费陷阱,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强科普,让公众认识到何为嫁接、炒作,没有任何科学根据,不能轻易相信;另一方面,对于这些虚假广告,有关部门应将监管的关口前移,从源头上堵截,凡发布涉及“保健功能”的广告,必须进一步严格审核程序,凡有不实内容,一律不得发布;再者,网站和电商平台也须履行好相应责任,对存在类似违规宣传和销售行为及时介入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