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记者从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获悉,去年大连共完成食品安全抽检监测42395批次,达到6份/千人,人均抽检份数名列全省前茅。其中,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完成31281批次,农业部门4605批次,海洋渔业部门1368批次,质监部门589批次(食品相关产品),卫生计生部门4552批次。抽检监测结果表明,自大连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来,全市食品安全状况总体良好。去年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合格率达98%,抽检合格率逐年提升,特别是粮食加工品、调味品、乳制品、方便食品等大宗消费食品抽检合格率持续达100%。2017年大连未报告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风险总体可控。
据了解,去年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完成的31281批次食品安全抽检监测任务,覆盖了大连生产经营的31个食品大类,共检出不合格食品637批次,抽检合格率达98.00%;其中食用农产品抽检10532批次,检出不合格食品191批次,抽检合格率为98.19%。监督抽检的样品均来自以下场所:全市获证食品生产企业(含部分生产加工小作坊);市内超市、批发农贸市场,食杂店;农村集贸市场、食杂店;市内餐饮饭店、中央厨房、小吃店,农村餐饮店等。其中市内批发集贸市场抽样批次较多,产品多为畜禽肉、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市民消费量大的食用农产品。以上监督抽检信息均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区市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予以公示,广大市民登录上述网站,即可查询所有食品监督抽检信息。
此外,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自2016年起,以“百姓最不放心的就是我们最关心的,让百姓放心就是我们工作的重心”为出发点,开展了“十大不放心食品”征集和抽检工作。截至目前,已在全市范围征集4次,组织针对性抽检7次,抽检样品850批次,抽检合格率达99.5%。这项活动说明,百姓心目中“最不放心”的食品,经抽检证实是安全的。
但是,抽检也发现大连食品质量安全依然存在一定问题。在2017年监督抽检中,共检出不合格项目159项,涉及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质量指标不符合标准、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其他污染物超标、金属污染物超标、微生物超标等7个方面。其中农药残留占33%、兽药残留占26%、质量指标不符合标准占21%、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占13%。经统计分析,检出药物残留的重点食品是食用农产品(包括蔬菜、水果、水产品、畜禽肉及副产品、鲜蛋),检出不合格项目包括氧乐果、克百威、腐霉利、毒死蜱、氟虫腈、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呋喃西林代谢物、恩诺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其中韭菜、芹菜等绿叶蔬菜农药残留不合格率较高,主要不合格项目为腐霉利。
根据抽检分析结果,全市各级各类食品监管部门采取切实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一是加大抽检监测经费投入,客观反映大连食品安全状况,不断增强抽检的针对性和靶向性;二是加大不合格食品依法处置力度,严厉打击各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层层传导压力;三是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以韭菜等绿叶蔬菜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四是进一步加强食用农产品准出准入管理,落实不合格食品溯源措施;五是全面加强信息公开力度,让不合格的食品生产经营者无法遁形。六是加强宣传教育,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共享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