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市逛一圈,五毛钱能买得到零食寥寥无几。但是在小学附近,只要花五毛钱,一包软糖、一袋辣条、一板“口哨糖”……可以随意挑选。
因为销售价格低廉、包装色彩鲜艳,这些“五毛食品”受到小学生们的喜爱。然而,这些零食存在的添加剂超标、无生产厂家、质量不合格等问题,会影响到孩子们的生长发育,令家长忧心忡忡。
今年5月20日,是第29个“全国学生营养日”。《法制日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为躲避政府部门监管,校园周边售卖“五毛食品”的情况有一定程度的收敛,但仍有不少商家选择藏着卖,孩子们也是轻车熟路暗中买,这样的市场无疑伤害的是孩子们的童年。六一前夕,各地再次掀起包括“五毛食品”在内的各种整治行动,期待各地文件中的整治目标能够持久达成。
孩子买“五毛食品”轻车熟路
5月9日上午11点,记者来到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在学校西边不远处的一个文具店里,记者注意到在进门处的右手边,有几排货架上面摆放着很多小零食。因为货架是嵌在墙壁上的,被前方墙壁挡住,很不起眼。
记者粗略数了数,货架上的零食品种大约有十几种。记者随意拿起一包果味型固态糖果,里面装有黄色、蓝色、粉色等数十根彩色糖果棒。包装袋上标注“6喜”,跟某知名品牌汽水图标很相似。
“这个多少钱?”记者询问道。
“五毛钱。”看店的大爷说。
“小孩子喜欢吃吗?”记者略带疑问地说。
“喜欢,小孩子都喜欢吃。”大爷肯定地说。
在大爷的推荐下,记者购买了多种受欢迎的小零食,有“鬼脸咕咕”饼干、“活该”砂质糖、“水皮”果冻、干脆面等,均只要“五毛钱”。
记者又来到安庆路第三小学门口50米内的两家小卖部,同样发现了“五毛食品”的身影。在一家小卖部里面靠墙的位置,不仅货架上摆放着廉价零食,货架下方堆放着两个大纸盒子,里面塞满了各种各样的零食,林林总总有几十种,价格在0.5元到1元不等。记者注意到,纸盒里的零食有的包装袋都破损了,流出的液体沾得到处都是。其中一包辣条包装简易,成分表显示钠含量2740mg,已经超出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膳食盐及钾摄入新指南对成人膳食中盐摄入值。
记者暗访时正值学校放学期间,很多小学生背着书包涌进小卖部,瞅两眼货架,轻车熟路的挑选出自己喜欢的零食,将5角、1元的硬币放在冰柜上就走。
“买好了就赶紧走,孩子放学了冲进来,会挤着你。”不知是起疑,还是怕影响生意,老板催促记者离开。
记者走访中还发现,“五毛食品”多在主城区小学附近销售,而且并不会摆在“台前”售卖,一般都收在店铺靠里面的位置。这些小学建校时间久远,校门旁边的门面房林立,主要做学生和家长的生意。而在新区的小学或者是新建的小学,周边鲜有小卖部或者文具店,销售“五毛食品”的情况也较少见。
批发市场“山寨”林立
在记者走访时,有店主透露自己是从批发市场进货的。
随后,记者来到了合肥市长江批发市场,发现在食品区,有很多店铺销售散装零食。这些零食非常眼熟,但仔细一看又有差异。
像是“酸溜梅”的包装与某品牌“溜溜梅”的包装相差无几,名字只有一字之差。还有“米乐果”模仿“米果卷”,“猴菇饼干”模仿“猴姑饼干”。这些山寨零食的包装设计、色彩构图等,与正规品牌的商品高度相似,一不留神就能以假乱真,但价格差距很大。
批发市场的一家商户告诉记者,这些山寨零食主要是销往县城和农村地区,还有一些小卖部也会购买。该商户还提醒记者购买时一定要注意零食的名字,不少是假冒伪劣产品。
记者在网络购物平台搜索发现,不少校园周边热销的“五毛食品”在网上均有销售。其中一家零食批发网店在售五毛钱以下品种有60余种,不少还打着“经典怀旧零食”的旗号。
在这些零食中,有一款虾仔干脆面,零售价每袋只要0.33元。产品信息介绍口味是“又香又辣又爽口”,还适合儿童群体。但记者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查询生产厂家,并未显示任何信息。
在瑶海区一小学附近经营小卖部的商家告诉记者,这种低廉零食的进货渠道主要有两种,比较多的是自行去批发市场采购,也有的是从网上采购,批量进货后再分拆来卖。虽然零售价格不高,但孩子购买频次高,走货快,能挣到人气和利润。
至于这些食品是否安全卫生,该商家说,基本上大家没这种食品安全意识,校园周边进货品种都差不多,也没见孩子吃出毛病来。
食品安全宣讲应进校园
记者咨询了安徽省一家三甲医院医生了解到,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对有害物质的抵抗能力较弱。而部分“五毛食品”中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反式脂肪酸或是色素香料,具有热量高、糖分高、油脂高的特点,过量饮食不仅会对生长发育造成影响,还会增加患病风险。
教会孩子如何分辨假冒伪劣食品,正确选购食品至关重要,食药监部门、消费维权机构以及相关专家都曾有过“支招”。
总的来说,首先在购买渠道上,要选择正规商场或者超市购买,并在购买后保留凭证,切勿在小卖部、小摊点上购买食品;其次,在选购时,要注意检查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和地址、成分或配料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食品信息,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产品,不要购买超过保质期的产品。如果包装物上有“注册商标”字样以及防伪码,质量可信度相对较大。
此外,还要注意查看包装是否完好,包装袋接口处是否规整,包装袋上打印的信息和图案是否正常,有没有位移、重影、画面模糊等情况,防止购买二次包装或是生产不合规的食品。
有专家提醒,孩子们常常会被零食的五颜六色所吸引,这恰恰是最需要注意的。如果食品有反常或是艳丽的颜色,有可能违规添加色素,有害身体健康。
“垃圾食品泛滥,说明有强大的市场需求,但这种带来‘危害’的需求不能被纵容。食药监管部门要对不良生产经营厂家进行打击,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孩子们的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教育。”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云飞认为,相关部门可以采取宣传进校园、进课堂等多种形式,向孩子们介绍长期食用这些廉价食品的健康风险隐患,同时教授孩子们识假辨假的方式,增强安全消费意识及能力,打造安全健康的校园及周边环境。
切断非法经营利益链
校园周边部分零食不卫生不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
为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4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开展校园及周边“五毛食品”整治工作的通知》,决定自即日起开展“五毛食品”整治工作。
通知对“五毛食品”进行了界定,即单价为“五毛”左右的调味面制品(辣条)、豆制品、肉制品、水产制品、膨化食品、糖果、饮料等小食品,因其价格低廉,口感辛辣刺激,色泽艳丽,受到儿童、青少年青睐,但其可能存在高油高糖高盐或甜味剂、防腐剂超标的问题,不利于身体健康。
按照通知要求,各地接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安徽省食药监局部署从5月17日起在全省开展为期两个月“五毛食品”整治工作,开展对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者的现场检查、监督抽检和案件查处,全面排查风险隐患。注重以点带面,将整治重点区域由校园周边延伸到生产集中地、小作坊和批发市场,及时发现和解决源头性问题,建立日常监管长效机制,杜绝监管漏洞和盲区。
“对检验发现的不合格食品,督促销售者下架、停止销售、退回或销毁,控制食品安全风险;被抽样单位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时将不合格食品情况通报食品生产企业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安徽省食药监局要求,接到通报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立即开展对生产企业的核查处置工作,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从严查处,并依法及时公布相关信息。
河南省则在“清理无证无照、落实主体责任、规范生产经营、严惩违法行为”等四个方面进行拉网式隐患排查治理,严格查处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采购使用法律法规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及食品原料、滥用添加剂、使用非食用物质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经营售卖来源不明、标识不清、“三无”(无厂名、无厂址、无生产日期)、无中文标识、超过保质期、腐败变质及不按照产品标识贮存条件保存低温食品等违法行为。河南省要求做到校园及周边食品生产经营持证率100%、违法食品摊点取缔率100%、食品安全违法案件立案查处率100%。
目前,各地整治行动正在开展中。不少家长呼吁,监管部门要强化联动整治力度,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注意周边食品安全环境,发现违法商家要及时反映情况;食药监部门要加强源头治理和排查整治,尤其是对农村偏远地区的学校周边更要增加监管力度,发现涉嫌犯罪的线索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并会同公安机关追查涉案产品销售流向,切断非法生产经营食品的“黑色利益链”。
“建议教育部门和学校可以积极推行‘放心餐’,给孩子提供健康卫生的早餐和中餐,同时家长要注意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和膳食安排,让孩子吃得健康。”王云飞说,没有购买力,市场没了需求,孩子们的舌尖安全也就会自然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