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周黑  海产品  烟台  奶粉  黑作坊  黑窝点  食品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资讯 » 正文

福建厦门:打通农村食安监管的“最后一公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4-17  来源:福建日报
核心提示:事实上,村居红白喜事的食品安全问题只是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这个大盘子的组成部分之一。无论从交易频率还是影响范围等维度考量,农村地区及其周边校园等重点区域内,日常消费的大宗食品、低价食品、小作坊食品等重点品种同样存在问题,某种程度上说更需要重点关注。
  事实上,村居红白喜事的食品安全问题只是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这个大盘子的组成部分之一。无论从交易频率还是影响范围等维度考量,农村地区及其周边校园等重点区域内,日常消费的大宗食品、低价食品、小作坊食品等重点品种同样存在问题,某种程度上说更需要重点关注。
 
  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这些区域内的食品销售存在食品经营网点多、流动摊点多、农畜产品多和规范管理少、证件齐全少、主动检疫少等“三多三少”的特殊性。此外,不少小作坊、小商贩还在进行“三无”食品及“山寨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风险隐患犹存。
 
  从目前的情况看,一方面,监管部门面临监管对象点多、线长、面广、量大的复杂形势,另一方面,由于自身人手不足,也不同程度存在着人员少、力量弱、任务重等问题。一旦监管“鞭长莫及”,自然就会留下了“盲区”。
 
  面对客观现实,如何提升基层监管水平,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保证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实际上,村居集体聚餐探索出来的经验可资借鉴。当地充分发挥食品协管员的作用,使其作为基层监管力量的延伸和补充,解决了基层食品监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效保障着农村广大群众的饮食安全。
 
  就此而言,扞卫农村“舌尖上的安全”,应避免“撒胡椒粉式”的监管,而要通过制度建设广泛发动基层的各种力量,打通“监管毛细血管”,让监管关口在多方共同参与 中下移,实现农村地区食品的有效监管。同时,应认识到,农村食品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要实现人员交叉、资源共享,在密切配合中形成合力。如此,才能筑牢农村食品安全“防护网”。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