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烟台  保健品  海产品  周黑  奶粉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资讯 » 正文

特食确归市场总局!百亿特医“蓝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4-05  来源:食谈
核心提示:近日,网传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已上线。根据网站“总局领导”栏目,包括特殊食品在内的食品有关业务工作具体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孙梅君负责。
  近日,网传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已上线。根据网站“总局领导”栏目,包括特殊食品在内的食品有关业务工作具体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孙梅君负责。
 
  不过,经食谈君证实,目前市场总局官网正在调试中,尚未正式启用,此前媒体看到的应该是测试版。据内部消息透露,下周市场总局应正式挂牌,网站也将同步上线。
 
  无论如何,特殊食品划归市场总局监管已是“板上钉钉”。
 
  在机构改革调整初期,特殊食品,尤其是特医食品的注册进程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此前,已有包括达能、美赞臣、人福集团、启迪古汉集团等多家大型食品、药品企业,瞄准了特医食品这片蓝海。然而目前看来,大部分企业距离“蓝海”尚远。
 
  市场总局或下周挂牌
 
  这两天,有不少媒体都转发了这样一条消息: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总局领导”栏目,新组建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领导层已出炉,具体工作分工也已尽数公布。
 
  文中提到,原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食品安全总监兼综合司(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秘书处)司长(秘书长)的孙梅君出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分管原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综合司(食品安全办秘书处)、食监一司、食监二司、食监三司、特食注册司、中保委以及其他综合性司局中的与食品有关业务工作。
 
  但令人疑惑的是,食谈君尝试了多种方式,并未搜索到各个媒体发布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相关页面,也未查询到其上线的相关通知。
 
  目前,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药总局的官网依旧。网传的市场监管总局官网http://www.brics2011.org.cn/,打开后和工商总局官网内容相同。食谈君猜测,有关媒体记者看到的官网页面可能是测试页面。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总局发布的1号通告是关于4批食品抽检不合格的情况,公布在了原食药监总局的官网上。
 
  食谈君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内部获悉,关于领导架构的信息应该属实。或许在下周,市场总局就将挂牌,届时,其官方网站也应该会同时上线。
 
  也就是说,与此前业界“根据特殊食品健康属性,划归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监管”,“婴配乳粉划归市场总局、保健食品划归卫生健康委、特医食品划归国家药监局”等诸多猜测不同,特殊食品整体划归市场总局统一监管已是“板上钉钉”。
 
  特殊食品不“特殊”
 
  此前的注册、备案制等,让中国特殊食品身份愈加明确,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据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刘学聪介绍,2016年中国特殊食品(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及婴幼儿辅食、运动营养、益生菌等)产值约6000亿元,被看作是一片蓝海。而据行业内保守统计,仅特医食品领域,至少拥有百亿以上的市场规模。
 
  正因如此,达能、美赞臣等已有特医食品产品的企业,已经加紧注册进程,部分产品已拿到注册证书;而人福集团、启迪古汉集团等多家药品企业,也希望利用自身研发实力,发力布局特医食品产业。
 
  然而,从注册、备案制推进的情况来看,目前仅婴配奶粉注册进展顺利,保健食品和特医食品均进展缓慢,但保健食品尚有大批已备案产品可以“撑场”,最“艰难”的仍属特医食品。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已近两年,距特医食品注册过渡期deadline不足8个月,仅6款产品获批,均为特医婴配食品。而具备更大市场空间的肠道营养补充剂,尚未有注册。
 
  从目前透露的内容来看,特殊食品已经明确划归市场总局监管。可惜,与其它食品业务相比,其“特殊”体现的并不明显。
 
  食药拆分出“难题”
 
  刚刚起步的特医食品遇上正处于初期阶段的机构改革进程,面对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具体。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注册制进程将进一步放缓。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教授刘鹏认为,对于特医食品这类还没有完成核心环节注册,或者才刚刚开始进入注册环节的特殊食品,由于机构改革需要牵扯一部分行政资源和精力,可能会对其注册进程产生一定程度的延误。这其中具体的问题可能包括:原有政策的相对独立性受限、新的人事领导观念和风格不同、机构改革队伍重组等。
 
  而且,由于国家在特医食品的研发、注册、生产工艺、生产环境、成品检验以及上市后追溯的要求上,均设置了与药品一致的高标准,如今药品单独设置了国家药品总局,那么尽管同属市场总局,仍将面对机构间更多的沟通和协调成本。而目前准备入局的又大多是药品企业,产品为食品,企业为药企,这种跨部门的监管职责也很难明确。
 
  比如特医食品注册时,企业必须具备GMP管理体系认证,这原本是药品生产必备的体系认证。食药合一时,由一家机构统一监管,内部协调方便。如今药品单设,尽管都属于市场总局,但势必也会增加沟通、协调的成本。
 
  此外,食谈君此前也提到过,特医食品的“流通”问题更加棘手。
 
  在新《食品安全法》实施之前,我国没有特医食品这个“概念”,大量的肠道营养补充剂,以药品形式,在医院内流通;或以功能性食品/营养品/保健食品形式,经医生推荐,在医院周边的药店或专卖店销售,直销会销掺杂其中,良莠难辨。
 
  在现行《食品安全法》框架和CFDA监管格局下,业界曾呼吁“营养处方”,普遍希望特医食品和药品一样,获得医院内的正式身份和合规流通渠道。
 
  如今,国家卫计委不再,新设立的国家卫生健康委旗下并无食药板块。若国家药监局也仅仅监管狭义“药品”,特医食品未来的流通,也将面临困局。
 
  当然,相信特殊食品注册、备案制的大方向不会变,现在可预见的这些问题也将会一一得到解决。但可以肯定的是,特殊食品注册、尤其是特医食品注册制的进程,还是会受到一定影响。
 
  目前看来,对于特医食品这片“蓝海”,大多数企业仅仅是远远眺望,尚未抵达海岸线。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