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火、不用电,只需一杯冷水,就能随时随地加热一碗热腾腾的饭菜,甚至烫起“一人食”小火锅。近来,这种“自热食品”走俏市场,成为方便食品新宠儿。不过,由于自热食品的发热原理是发热包和水的化学反应,因此,按照规范安全操作十分重要。
自热食品悄然成“网红”
“谁说方便食品只有泡面?有饭有菜的方便食品也能随身携带!而且随时随地热腾腾哦。”福州市民小郑在朋友圈晒出了和朋友徒步中的路边午餐,自热米饭、小火锅在冬日户外冒着热气,看起来颇有些诱人。
记者发现,像这样配有加热包,添加冷水就能加热食材的方便食品,已经悄然走进了大小超市。在几个大型连锁超市中,记者看到速食货架上都摆上了不同品牌的自热食品——宫保鸡丁米饭、梅菜烧肉米饭、鱼香肉丝饭、腊肉米饭、红烧牛肉……口味多样,价格多在10~20元之间,甚至还有一些自热的方便火锅。
在线上,自热食品也悄然成“网红”。记者在淘宝平台上看到,有的卖家自热米饭月销量最高达到2000多份,而自发热火锅更成了“爆款”——月销量最高的超过了11万份。
除了方便食品品牌,还不乏海底捞、大龙焱、小龙坎、德庄等线下知名火锅店推出的自发热小火锅,有普通“标配”,有素食,也有包含毛肚、牛杂、牛肉等丰富配料的食材组合,锅底也有麻辣清油、麻辣牛油、番茄牛腩、咖喱等和线下火锅店一样细分的口味,售价从10多元到40多元不等。在朋友圈的微商里,自热火锅也成了“网红”食品。
“自热食品卖得不错。”在福州市仓山区一家社区超市,导购员告诉记者,“自热食品新奇、方便,吃起来又热乎,价格也不贵,还比方便面的口感要丰富很多,所以挺受欢迎的。顾客以年轻人和独居者为主,连水都不用烧,你看那个广告写的嘛——一杯冷水吃火锅。很多人就是看中这个,不想动手做饭,也不想出门吃饭,就买上几份放家里慢慢‘享用’。”
不按规范操作存隐患
自热食品虽然方便,食材可选性也很大,但按照规范安全操作很重要。据报道,不久前,这种“网红”食品就以另一种形式“红”了一把——一所寄宿学校里,忽然火警警报铃响起,学生们被紧急疏散撤离。当地消防部门调查发现,报警原因竟是几个学生集中吃自热火锅,发热包释放的大量气体触发了报警系统。还有报道说,曾有旅客在列车上因自热米饭受热膨胀,险些爆炸;还有网友在微博上表示吃自热火锅时,把玻璃桌的一角都炸裂了,还引发了与商家的索赔纠纷。
为了亲身体验自热食品的安全操作,日前记者专门选购了一款销量位于淘宝前列的自热火锅。按照操作说明,记者把火锅底料和所有食材放入上层餐盒,并加入净水;再撕掉加热包的包装,将完整的加热包放入底层盒子,加凉水没过加热包;将上层盒子叠在底层盒子上,盖上带有透气孔的盖子。很快,底层盒子就传出水沸腾的声音,上层盒子逐渐变得灼热。15分钟后开盖,蒸汽扑面而来,食材已经煮软,并在进食过程中持续保持着高温。
据了解,自热火锅的发热包内含生石灰、碳酸钠和焙烧硅藻土、铁粉、铝粉、焦炭粉、活性炭等,加入冷水后,产生化学反应,在3~5秒钟内迅速升温,释放出大量热能,并生成部分易燃气体。此时的发热包温度可达150℃以上,蒸汽温度甚至可达200℃,保温时间可达3小时。
自热食品在高温加热时是否存在隐患?近日,宁波、上海、西安等地的消防部门相继就自热食品安全性的问题进行了演示,结果表明,如果堵塞盖子的透气孔,不按照规范操作,确实有可能造成小型爆炸,人可能被烫伤或被弹起的物体碰伤;如果直接让餐盒底部接触玻璃桌,则容易造成玻璃碎裂。
针对记者的安全疑虑,自热火锅卖家表示,按照规范操作自热食品,总体是安全的;未按照规范操作,就有可能导致安全隐患。“使用产品的时候,一定要严格遵守包装上的提示——如果发热包破损,请勿使用;请勿将发热底盒放在玻璃上;千万不要堵塞盒盖上的气孔;不要让孩子在无监护的状态下使用它;蒸煮过程中请勿触碰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