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8日从陕西省水利厅获悉,该省共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2192处,千人以上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基本完成。
近年来,陕西以保障供水安全为核心,坚持建管并重,健全管护机制,深化工程“量化赋权”改革试点,促进农村饮水工程良性运行,确保了广大民众长久吃上安全放心水。
从强化村镇供水工程运行机制入手,陕西持续落实建后运行管理制度,全省已有78个县区组建了县级专管机构,91个县区出台了工程运行管理办法,76个县区建立了维修养护基金制度。同时,组织编制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信息化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先后举办6期运行管理和水质保障培训班,有效提高了基层单位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陕西不断创新村镇供水工程管理模式,及时在陕南三市深度贫困地区开展了供水工程“量化赋权”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归属清晰、责权明确、流转顺畅的工程产权制度新模式。截至目前,安康市已完成工程确权1079处,资产总量5.45亿元;汉中市明晰工程产权3592处,颁发产权证书2277本,全省农村饮水工程建后运行管理实现了新的突破。
为切实保障村镇供水安全,陕西省水利、环保部门积极携手合作,联合开展了农村水源环境监管及综合整治活动,全省共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2192处,千人以上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基本完成。建立省级水利、卫计部门联席工作机制,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水质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着力构建以卫生疾控部门监控为主、水利部门行业内控为辅、规模以上水厂自控为补充的水质保障新格局。同时,重视发挥104处县级水质检测中心作用,2017年全省共抽样检测水样1.3万份,农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