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以来,一些由市民在家制作的手工食品通过朋友圈进行销售,受到不少网友的追捧。然而,在家庭自制美食火爆的背后,却存在着无证经营、食品安全监管难等一系列隐患。像这样的食品,如果吃出了问题怎么办,食品安全该由谁监管,出了问题又该找谁?
在1月22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委员与市民网上交流的活动中,有网友提出了这个问题。
上海市政协委员何品伟在回答问题时表示,网络销售食品作为方便生活的一种方法,特别受到年轻群体的青睐。但是,网络食品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不少,成为市民食品安全的风险。
为了保护市民的“舌尖上的安全”,去年《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下称条例)出台后,监管部门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不断完善监管支撑体系,形成了综合协调专业监管,基层综合执法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落实了属地的监管责任,加快了信息化、智慧化的监管建设,提高了监管效能。
但是,整个监管体系根据条例的要求,还没有完全建成、落实。
“就以网络食品为例,条例第52条就规定:网络食品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但是,据我了解,有些网络食品经营者并未依法取得经营许可。这会对食品安全以及市民健康带来一定的隐患。”何品伟说。
何品伟介绍,去年上海市政协专门就条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所发现的问题中,就包括网络食品安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市政协对相关部门提出了看法,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必须加强网络销售食品的许可证管理,网络销售食品必须做到可追溯等。
目前,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正在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上海市政协在今年也会继续关注这个问题,并继续进行调研和跟踪。
何品伟还建议广大市民,如果在朋友圈等网络途径购买到存在质量问题的食品,一定不要“自认倒霉”,而应该发现问题就提出举报,积极向市场监管部门或者消协反映有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