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来最佳发展机遇
“功能发酵制品是指通过酶法、发酵法生产或从生物质中直接提取的具有特殊生理调节功能的一类活性物质,主要包括功能性糖醇、低聚糖、微生物多糖、红曲、微生态制剂、多不饱和脂肪酸、活性肽、天然抗氧化剂8种。”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理事长石维忱介绍。
近年来,得益于功能发酵制品产业在全球大规模兴起,基于生物技术特别是发酵技术生产的功能发酵制品迅猛发展,目前已在国内外健康产品及原料开发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功能发酵制品的总产量已突破347万吨,较2009年的180万吨有大幅提升,其中功能性糖醇的市场占有率达50.6%,低聚糖占8.6%,产品品种也开发至50余种。
石维忱谈到,发展健康产业和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同样重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政策支持以及“大健康”产业的战略地位,无疑为功能发酵制品行业带来了更多发展机会。同时,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生物发酵技术被国家纳入战略新兴产业,受到产业政策支持的功能发酵制品可以享受国家层面创造的有利发展环境。功能发酵制品行业应牢牢把握这个机会乘势而上。
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预估,203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到近6亿人,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也在迅速增加,2010年与1981年相比患病率增加了17倍。天津科技大学副校长路福平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变化,高血压、肥胖症等慢性病不断增多,老龄化高峰来临、人们对健康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迫切、消费需求升级都为功能性发酵制品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也为形成健康服务产业集群提供了基础,具有增强营养和调节生理机能的功能性食品将成为健康产业新的发展趋势,功能发酵制品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总干事杜军认为,功能发酵制品的进步主要体现为科技水平提升。“以人参皂苷为例,先前人参皂苷的发酵水平低、难以形成发展规模,而随着基因合成、蛋白质组学等多种生物技术的进步,目前人参皂苷已经开始产业化发展。”
“多小散乱”问题凸显
“功能发酵制品是新兴产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行业定位不清晰。”石维忱指出,长期以来,功能发酵制品产业发展存在规模小、品种杂、不易划分、抗风险能力低、研发投入不足、效益不高等问题。部分生产企业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的工作还不到位,资金投入相对不足,食品安全隐患仍存在。
石维忱认为,许多功能发酵制品作为食品配料直接添加到食品中,因此要从配备相应生产和检测设备、净化生产环境、建立有效管理机制等环节入手,严把质量关。
“老百姓对功能发酵制品的认知尚属空白,多认为广告‘火’的就一定好,对具体添加了哪些成分知之甚少。”杜军谈到,目前消费者对功能发酵制品的认知还停留在保健品上,常将二者混为一谈,例如常被认为是保健食品的酵素,实则为功能发酵制品。保健品行业存在的虚假宣传、产品传销等问题也制约了消费者对功能发酵制品的正确认知。功能发酵制品行业应形成规范的宣传模式,杜绝过度宣传、虚假宣传。
“功能发酵制品的特点是产品种类繁多、量小面广、集中度不高,这也正是行业跟风、模仿、恶性价格竞争等问题出现的原因。”杜军指出,功能发酵制品行业的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缺失,亟待建立相关标准。然而目前功能发酵制品标准制定尚属起步阶段,只有一些形成产业化的产品有产品标准,如大豆肽粉、低聚异麦芽糖、透明质酸钠等,缺乏规范整个行业的标准体系和规划。
“我国功能发酵制品行业目前标准制定工作相对落后,标准指标宽泛,部分标准更是与不断提升的技术相悖,无法体现出产品的特殊成分、特殊工艺及特有功能等。”石维忱介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标准体系有待健全,现有标准覆盖领域不全面、不平衡、不充分,标准覆盖率低;产品类标准缺失严重,目前功能发酵制品主要依据企业标准管理,层次高度不统一。功能发酵制品行业需要提高和统一技术门槛,从而规范整个行业和市场。
标准制定迫在眉睫
近年来,国家对生物发酵产业越来越重视,特别是标准化方面,国家质检总局为生物发酵行业下达了两项质检公益性科研专项。通过专项,初步建立起生物发酵行业的标准框架,其中包含功能发酵制品,但标准工作仍有不足之处。石维忱建议,行业协会和企业都要做好标准规范工作,积极推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项目实施,大力开展团体标准制定工作。
“得标准者得市场,大型跨国集团无一例外十分关注所在国的标准制定,并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参与其中,以此设定门槛、争夺市场。”石维忱建议,一定要加强标准制修订工作,并吸收尽可能多的企业积极参与,以保证标准的公平公正及可操作性。
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和文化总监刘立存介绍,企业自身的标准要严格与食品安全法对接,切实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同时也应在推动国家标准制定中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据了解,龙力生物一直遵循“用芯改变世界”的理念,严格按照ISO9000、HACCP等相关标准利用玉米全株开发功能糖等产品,并积极推广制成纤维乙醇的生物发酵法以及生物基石墨烯生产工艺,致力于下游产业链拓展。
刘立存指出,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对高度依赖高新技术发展的功能发酵制品产业也同样如此,目前该产业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但研究多停留在表面。应鼓励企业做精深分项研究,从专业角度上形成独到见解,构架其他从业者难以逾越的技术高度,从而增设门槛,杜绝模仿、跟风、重复投入等现象出现,对行业形成正向保护。
“要全面推进全行业技术创新。”石维忱建议,首先应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创出自己的品牌。其次,借力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努力加强应用技术研究,不断开拓新的应用领域。最后,加强企业食品安全能力建设,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和水平,确保产品安全、可靠和可追溯。行业快速发展离不开大中型企业的支撑,要采用多种方式不断扩大企业规模,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提高行业集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