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在乐清湾放流带标志的平均体长为10.3cm黄眼鲻7万余尾,以研究该品种的洄游、资源分布、放流效果等,探索基于食物链结构的渔业资源恢复新途径。薛华军副所长和海洋资源环境研究室彭欣副研究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黄眼鲻是藻食和底泥食性的鱼类,具有生态净水的效果,资源恢复后在为渔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也可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具有多重功能。
11月22日,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在乐清湾放流带标志的平均体长为10.3cm黄眼鲻7万余尾,以研究该品种的洄游、资源分布、放流效果等,探索基于食物链结构的渔业资源恢复新途径。薛华军副所长和海洋资源环境研究室彭欣副研究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黄眼鲻是藻食和底泥食性的鱼类,具有生态净水的效果,资源恢复后在为渔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也可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具有多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