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重庆三峡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唐华丽、夏惠、王锋和孙桂菊利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技术分析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代谢谱的变化,研究LBP的血清代谢组学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小分子生物代谢产物,为LBP的降血糖作用机理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依据。
1.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健康雄性SD大鼠,体质量(180±20) g,适应性喂养7 d。将30 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10 只和糖尿病模型组(DM组)20 只。所有大鼠12 h光照,每笼5 只。NC组以普通饲料喂养,DM组喂以高脂饲料,持续喂养28 d。于第28天晚禁食过夜(禁食12 h),在第29天上午取尾血测定空腹血糖(葡萄糖氧化酶法)。取样后给予DM组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STZ35 mg/kg,NC组仅注射等体积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1 d后再次一次性腹腔注射STZ30 mg/kg,NC组注射等体积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一周后,全部大鼠禁食不禁水,12 h后尾部采血测定空腹血糖;再过2 d复测其空腹血糖值,以葡萄糖(2 g/kg)负荷2h时的血清葡萄糖浓度大于11.1 mmol/L为成模指标判断其成模率。
2. 大鼠血清GC-TOF MS分析结果
采用GC-TOF MS对小鼠血清样本进行分析。LBP组各样本点显示出不同程度地向NC组靠近的趋势,说明LBP对2型糖尿病大鼠体内代谢产生了有效的干预作用。
3.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及鉴定
由结果可知,经STZ造模后,DM组与NC组共发现和鉴定出了20 种特征差异代谢物,DM组大鼠血清中木糖醇、胆固醇、苏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等11 种潜在生物标记物的代谢水平上升;丙氨酸、花生四烯酸、甘氨酸、赖氨酸等9 种潜在生物标记物的代谢水平下调。由分析结果可知,DM组大鼠灌胃LBP 一个月后,出现了丙氨酸、谷氨酸水平回调升高,这些氨基酸都是糖异生的前体氨基酸,其水平升高表明大鼠体内蛋白质分解水平增加,糖异生途径水平增高。
给DM组大鼠灌胃LBP一个月后导致糖异生的生糖氨基酸水平增加,表明为了满足机体正常需求,大鼠机体糖异生水平增加,这与课题组前期研究中LBP能导致机体血糖水平降低的观点一致。
此外,在LBP组有些代谢产物消失,包括一些氨基酸和磷酸葡萄糖酸等,表明LBP组能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其中葡萄糖水平的降低能很好地说明LBP有一定的降血糖效果,而草酰乙酸为三羧酸循环以及柠檬酸-丙酮酸循环的重要中间产物,其浓度降低表明体内糖脂代谢发生紊乱。胸腺嘧啶核苷酸是核苷酸代谢产物,参与嘌呤嘧啶代谢循环,此代谢循环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理十分相关,胸腺嘧啶核苷酸浓度升高可能会引起肾内血管的内皮细胞损伤,造成肾血流动力学异常,从而有引起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的风险。同时,胸腺嘧啶核苷酸为DNA的合成前体物,其水平升高表明其受体内自由基氧化损伤程度降低,说明LBP能有效清除2型糖尿病大鼠体内氧自由基,从而降低胰岛β细胞氧化损伤的风险。
结 论
本研究表明,高脂高糖饮食联合两次小剂量STZ腹腔注射可成功建立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多元统计分析发现DM组大鼠血清中众多代谢物浓度与NC组相比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DM组大鼠血清丙氨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水平降低,说明DM组大鼠体内可能存在氨基酸、核苷酸和三羧酸循环代谢的异常。LBP干预DM组大鼠一个月后,在大鼠血清中既有相同标记物,也有不同标记物被发现,LBP可以使得DM大鼠血清中相同的生物标记物向正常水平变化,表明LBP有利于DM组大鼠氨基酸、核苷酸以及三羧酸循环代谢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