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进口食品,如何保证安全?市民该如何选购?10月26日,金华日报“市民问政”直播访谈节目邀请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晓云、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骆正龙、金华海关副关长李星、市市场监管局消保分局局长王隽、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处副处长朱昶、金华海关通关科副科长岳晓珍、市市场监管局稽查支队大队长汪激,与网民在线交流。
进口食品现状如何
主持人:目前我市有哪些进口食品销售主体?主要经营哪些食品?
朱昶:金华市场上进口食品的主体是多样的,比如大型商超沃尔玛、世纪联华等,还有跨境电商。品种涵盖大部分食品,包括奶粉、婴儿配方乳粉、小食品,以及干果、水果、大米。
主持人:进口食品商店的经营门槛和资质有何要求?
朱昶:售卖进口食品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还要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具的入境货物的检验检疫证明。
主持人:除了传统货物贸易进口,现在还有跨境电商、海淘和代购等非货物渠道。市民在购买时应注意什么?
朱昶:随着电商发展,海淘代购也越来越多。海淘和代购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进货渠道,进来的商品没有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加贴中文标签。这块监管是我们的薄弱环节。消费者直接向国外进口商品时,要检查代理商资质、证照齐不齐全。下单前仔细阅读中文标签,可以请代理商出具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相关证明。
主持人:市区两家跨境购商品实体店部分进口奶粉只展示不直接售卖,需要登录网站购买,还须提供个人信息,份额固定,为什么?
岳晓珍:国家为了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出台一些政策,规定在跨境平台上购买的个人,身份信息要经过认证,购买人和付款人要一致。国家还规定,个人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购买每年不能超过2万元,单次不能超过2000元,关税暂时为零,超过部分按照普通货物交税。
主持人:相关部门是否针对进口食品进行过检测或开展过专项整治?
王隽:今年已经抽查30多批次,全部合格。这几年针对进口食品,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展联合整治。专项整治有两三次,像去年对进口冰冻水产品、牛肉进行整治,处罚了好几家,主要问题是未经过检验检疫。
进口食品存在哪些问题
主持人:进口食品有的价格昂贵,有的很亲民,甚至比国产同类食品还便宜,是什么原因?
王隽:进口食品的价格与劳动力成本、原料成本,以及关税相关,相对来说东南亚食品比较便宜。还有一点,从国外生产出来后运输到国内,时间跨度比较长,有些保质期比较短。临近保质期半个月到45天,我们要求列入临保期专柜,让消费者知道。商家为了处理商品,会降价出售。
主持人:我国《食品安全法》对进口商品有明确规定,必须在产品外包装上贴上中文标识。外包装上哪些信息必须注明?
朱昶:《食品安全法》商品通则规定,商品的名称、规格,第二产品的成分、营养表、配料必须标明。还必须标明原产地、国内经销商、代理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电话,标明保质期和生产日期。现在沃尔玛、世纪联华等一些大的经销商和批发商,通过电子追溯系统可以查到进口商品、国外生产商。
主持人:有的进口食品是在原有包装上贴一张中文产品说明,有的直接用中文字体包装,合规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如何处理不合规行为?
汪激:第一,很多进口食品不是针对中国生产,它进口到中国市场时要符合《食品安全法》要求,加贴中文标识。有些在包装外面已经印制好中文标识,生产企业基本上跟中国代理商有合约,专门销售到中国市场,它在盒子外面直接印制中文标识、标签。第二,有些食品大包装进来,在境内分装时变成小包装,中文标识直接印在小包装上。要注意一点,对于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质监总局规定,它的中文标签标识必须在进口之前直接印制在包装盒上,不允许加贴,不允许到国内重新分装成小包装,以免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主持人:贴中文标识需要在哪个环节做?
骆正龙:加贴标签,一般来说要求出口国就要加贴,也可以出具检验检疫证明以前加贴。对进口婴幼儿奶粉,这方面特别严格。
发现问题如何处罚
主持人:一些不法商家故意将“到期日”标示为“生产日期”,对此作何处理?
汪激:按照规定,对这些行为的处罚是没收违法经营食品,没收违法所得。按照货值金额,货值金额在1万元以下,并处5000~5万元罚款,货值金额在1万元以上,并处10~20倍罚款。
主持人:购买进口产品的消费维权渠道和方式是否与普通产品相同?如果是从网络渠道购买,又该如何维权?
王隽:投诉渠道和方式应该是全方位的,包括书面来函来信、电话、网络、微信、微博,全都可以受理。提醒消费者,网络购物维权要抓牢两个关键点,一是抓牢经营者的所在地。只要它的基本注册信息掌握,碰到问题可以追踪。第二,违法行为的发生地。比方是在淘宝上买的,就向淘宝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者是平台所在地,就向平台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主持人:相关部门曾对市区部分售卖进口母婴食品实体店进行联合抽检,发现了哪些问题?如何整改?
汪激:我们在9月28日对市区一些进口商品体验店进行了现场检查,发现三方面问题。第一,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包装标识不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现场发现12个品种6罐乳粉。第二,部分食品包装外面没有任何中文标签说明书,现场发现有7个品种、110盒。第三,有两款29包来自日本的预包装食品,涉及疫区核辐射食品。现场对上述食品采取了扣押的行政强制措施,对涉嫌违法的行为正作进一步调查和取证,一经查实,严肃处罚。
如何规范进口食品经营
主持人:检验检疫部门如何监管进口食品?
骆正龙: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口商品的管理比较严格。一是进口前的监管。要对出口国进行风险评估,对出口企业进行注册备案。2016年,我国对要进入中国的89个国家1.6万家食品企业实施注册备案。第二是进口时的检验检疫。这主要是对口岸的检验,一是上海等一线口岸,进来时就要检。随着大通关的推进,很多商品直接进到金华,我们要抽检品质和标签的审核、备案。如果发现不合格,要实施销毁或者退运。第三,进口后的监管。如果发现问题要进行约谈,出现问题要召回,确保“最后一公里”的监管体系有效。通过进口前、进口时和进口后三种时间段监管,做到源头可追溯、去向可追踪、产品可召回。
主持人:对进口食品经营店,哪些项目是要重点检查的?进口食品种类繁多,是否有统一的进口标准和管理标准?
朱昶:市场监管部门在监管中,对进口食品的监管与国内食品是一样的,没有什么特别高的门槛,更多的是检查进口食品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证明。首先,审查经销商的主体资格,证照是否齐全。第二,查具体的产品,进口食品有没有加贴中文标识,中文标签是不是符合中国的法律法规。
主持人:面对跨境电商、海淘、代购等多种网络进货渠道,如何分别管理?
朱昶:我们通过广大市民举报进行调查。除了专项整治,市场监管所会定期检查食杂店、超市。
记者:海关在进口食品的安全质量把关上承担哪些责任,有哪些举措?
李星:在进口食品监管过程中,金华海关根据海关法,履行的职能是征税,凭商检的通关单以及国家规定的监管证件,放行货物。对进口商品,海关要和各个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共同做好这项工作。下步,海关主要做好以下几项措施:第一,严守税收征管关,要凭检验检疫部门的证件以及国家规定的相关证件,做好税收的征收,确保不流失。第二,做好查验关。要选派素质好、业务精的人员,到现场一线加大进口商品的查验力度,一旦发现假冒伪劣的商品,就要移交海关缉私部门处理。第三,严厉打击走私犯罪行为。要充分发挥海关缉私警察队伍,重拳出击,打击进口食品环节伪报、瞒报等走私犯罪以及偷逃国家许可证件等行为。第四,与商检部门做好配合工作,特别是要做到信息共享,严把进口食品质量关。
购买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主持人:如何避免买到假的进口食品,去哪些地方购买较有保障?
朱昶:实体店跟比较大的跨境电商,通过保税区发货,相对来说购买比较放心。网络平台对食品经销有特别的要求,必须登记,如果没有登记,第三方平台必须负全部责任,对它进行处罚。因此,可选择相对比较大、口碑比较好的平台购买。消费者下单之前,要阅读中文标签说明书,了解保健品、营养品是不是适合本地人群。同时,要了解经销商的证照,有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有没有正规的检验检疫证明,批号批次是不是一样。
主持人:对于进口食品,市民如何正确看待、理性消费?
王晓云:很多消费者愿意花更多钱购买进口食品。他们有的是好奇,有的是想领略异国风味,还有的觉得进口商品就是高品质的代名词,哪怕是请客送礼都感觉很有面子。从经销商角度讲,国内的食品价格透明,利润较低,国外的食品需求越来越多,利润相对较高。食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四大战略之一,制定了最严格的《食品安全法》,国内食品的安全有保障。大家觉得进口食品安全品质高,实际上不尽然。今年上半年,宁波海关商检局的食品抽检,查出不合格食品77批次,销毁160多吨食品。前几年有一个例子,蜂拥到日本海淘回来的马桶盖、电饭煲,大多是杭州郊区生产的。类似的问题在食品行业也存在。我们要理智看待这个问题。随着国力的增强,随着吸收国外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国内企业的产品质量越来越好,理性的消费观念一定会在老百姓心中逐渐建立起来。
主持人:金华食品在“走出去”方面,有没有亮点工作和特色做法?
骆正龙:金华出口食品品种比较齐,除了水产品,其他都有,像传统的火腿、茶叶,采云间的茶叶都到了德国,它的几百个指标都符合欧盟标准。从亮点看,今年浦江的葡萄在我们的帮扶下出口到新加坡,新加坡对检疫的要求较高。去年的G20杭州峰会需要的火腿,我们也是在出口企业里选的。武义国家级的出口茶叶示范区建设,是政府主导,企业承担主体责任,我们作为推动。磐安的省级香菇出口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区的示范效应,带动了整个地区的农产品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