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周黑  海产品  奶粉  黑窝点  烟台  黑作坊  食品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资讯 » 正文

周宏志:浅谈我县农村生猪养殖现状及对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0-25  来源:双牌县畜牧水产局

生猪养殖在我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对生猪产品的需求逐步增加,特别是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更是刺激了全县农村生猪养殖快速发展。


一、养殖现状


1.养殖总量不断扩大。生猪养殖业是整个全县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产业,在农村畜禽养殖业中所占比重最大,总量持续增加。2016年,全县生猪48.2万头,出栏27.5万头,比2010年分别增加46%、31%,生猪总产值达到4.62亿元,占全县牧业总产值的63.7%


2.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提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熟,以及国家对畜牧业的系列优惠政策出台,生猪养殖业在我县农村得到持续发展,养殖大户看到生猪养殖的广阔前景,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发展规模养殖,生猪散养户随着青壮年劳力的减少加速退出,农村生猪养殖标准化规模养殖正呈加快扩张发展态势,并逐步成为生猪产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全县规模养猪户达到221家,饲养量达到全县生猪养殖总量的59%。


3.养殖品种优化改良。当前,农村养殖生猪种公猪主要有杜洛克、大约克、长白猪,母猪品种有长大、宁乡猪。规模猪场基本上都采用“三元杂交”生产模式,良种率的比例达到了85%以上。


4.科技利用率逐步提高。随着养殖科技推广力度的加大,以及一些饲料兽药企业进入场户服务指导力量的加强,全县农村生猪养殖良种良法和疫病综合防治技术配套实施比例逐步增加,传统方法使用熟料喂养生猪基本消失,改过去单一饲料喂养为配(混)合料喂养,改架子育肥为直线快速育肥。同时采用乳猪料、浓缩料和新生仔猪补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技术,提高了仔猪的成活率和育成率。利用自动饮水喂料设备、产仔床、保育床、现代养殖装备,提高了生猪生产效益。


5.自繁自养比例提高。由于规模养殖的发展,养殖户自繁自养的越来越多。不但降低了养殖成本,增强了市场价格风险抵御能力,还减少了养殖疫病风险,延长了产业链,让生猪养殖户灵活面对市场。全县自繁自养模式占整个农村生猪养殖的比率达到75%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


1.养殖场建设不规范。农村养殖很多是在村前屋后利用空余土地建设场地,在传统小型养殖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规模养殖的。养殖场选址不合理,有的离居民区太近,有的靠近溪流、水库。布局不规范,没有将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没有配套防疫消毒设施。


2.养殖技术含量不高。农村生猪养殖一般是农户自己操作,农户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其中相当一部分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经营及管理思想落后,重饲养轻管理、重治疗轻防疫的现象普遍,而养猪生产又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小规模生产又没有能力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农户大都自行摸索,或盲目听信饲料、兽药经营者的指导,发生疫病则病急乱投医。


3.饲养管理不规范。不按要求建立、落实防疫、消毒、饲养及无害化处理等制度,主要表现在消毒不规范,养殖场的出入口未设立消毒设施或设施不符合动物防疫要求,对圈舍及周围环境未进行经常性消毒,从业人员也不注重自身的消毒,常造成疫病的传染流行。免疫疫苗来源复杂,未按合理程序免疫,技术操作不规范,常造成免疫失败,达不到防疫的效果。在日常的养殖中,滥用保健与治疗药物。在疾病的治疗中,药物配伍不当,多品种大范围用药,或用药不足疗程,难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无害化处理不彻底,发生疫病应及时隔离、消毒、治疗,对病死生猪没有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随意抛弃。


4.动物疫病防控不力。动物疾病是影响我县农村生猪养殖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虽然近年来建立健全了乡村防疫员队伍,实行了重大动物疫病免费强制免疫,但是疾病仍呈复杂化发生态势,防控压力仍然很大。主要表现在动物疾病发病机理更加复杂,疾病诊断和治疗难度增加;动物疫病传播渠道十分复杂,疫情防控难度增加;病毒变异加快,疫病传播速度加快。


5.养殖污染严重。规模生猪养殖会产生大量的生猪粪尿及污水,由于养殖场建设的粪污处理设施不完善,处理能力低下,常造成粪便堆积,污水横流,污染环境,容易引发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的大量繁殖,导致人、畜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同时,养殖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恶臭气体,其中含有大量氨、硫化物、甲烷等有害成份,污染农村环境。近年来,由于养殖污染致使环保投诉的信访案件快速增加。


三、农村生猪养殖发展对策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按照《双牌县畜禽养殖区域规划布局》,实行生产区域发展。对禁养殖区内的养殖场,要逐步关停,对限养区和适养区内的规模养殖场进行分类指导,完善生产、防疫、消毒等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农户积极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猪生产,扩大生猪规模饲养和生猪饲养总量,提升生猪养殖的质量和效益,真正把生猪产业做成农民增收致富、丰富群众“菜篮子”的大产业。


2.适度发展,规模经营。从农村生猪养殖发展的历程和经验来看,养猪户饲养规模如果过大,疫病风险相对就会增加,资金、防疫和管理等服务就会跟不上,养殖效益就会下降。因此,发展农村生猪养殖规模要适度,要体现效益的最大化,可以按照“小规模、大群体”的模式推进生猪产业适度规模发展。


3.加大培训,普及科技。把科学养殖作为养殖科技推广的重点工作来抓,采取畜牧技术进村、技术咨询到户等形式,组织畜牧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基层,开展畜牧业科技知识,先进畜牧业适用技术下乡服务活动,采取办技术培训班的形式,有计划的对养殖户加强技术培训,使之掌握养殖新技术。大力推广规范化、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4.完善体系,加强服务。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良种普及率。加强行业预警体系建设,对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的监测,及时向养殖户提供科技服务、发布市场信息,帮助分析市场变化,及时发布市场预警分析报告,正确引导养殖户生产经营决策,规避市场风险。建立生猪养殖保险体系,有效防范疫病风险,减少养殖户经济损失。


5.加强监管,防控疫病。强化乡镇政府对动物防疫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落实防控责任。抓好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的集中免疫和平时免疫日补免补防工作,切实做到免疫工作的“五不漏”,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到100%。严格检疫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工作,严格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严防疫病传播。进一步加强进出境防疫工作,严防外地疫源传入。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