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没有什么比吃上放心的食物更让人安心的了。租住在海州区新南街道建康社区的李勇,去年刚参加工作,因为是外地人,吃饭,成了李勇的家人最不放心的事。
“你们就别担心了,楼下就有一家餐馆,专烧打包菜,店面也很干净,我都当成自家后厨了。”李勇知道父母对自己的牵挂,电话里经常安慰父母,不用担心自己的吃饭问题。
其实,并不是李勇安慰父母,事实上,现在的餐馆的确比以前干净卫生多了。在建康路,笔者跟随李勇去了他经常去的那家餐馆,店面不大,收银台上方张贴着醒目的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卫生等级一目了然。
“老板,给我烧个啤酒鸭,再炒两个素菜,今天有同事来家里吃饭。”因为是常客,李勇直接让老板看着炒了两个时令蔬菜,3样菜共计收费46元。
李勇说,来港城工作快两年了,至今还没学会做饭,一是没有太多时间自己做饭,二是自己本身就是个不爱做饭的人,一日三餐确实成了生活中不小的难题。每次去超市,买得最多的就是各种泡面和速冻水饺。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在街头巷尾小餐馆解决吃饭问题。
“一些小餐馆,看着真的让人不放心,厨房里一团糟,满是油渍、污水横流。”李勇坦言,经常会为在外头吃饭头疼,要想寻找到既干净卫生又经济实惠的就餐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是从去年开始,李勇发现,在外就餐常常能感觉到种种变化,就餐环境明显改善,早点摊都搬进室内了,原先裸露的卤菜都采取了遮罩措施,小餐馆的食堂也变得干净亮堂了,墙面贴上了白瓷砖,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也都粘贴在了醒目位置。
大连有各类食品企业4万多家(户),行业总体上处于多、散、小、低状态,食品监管工作呈现出点多、面广、线长、量大的显著特点,监管任务十分繁重。自2015年9月市食药监局承担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以来,层层狠抓“舌尖”上的安全。
抓基础、建机制,搭建食品安全监管架构。市政府及时调整食品安全委员会,修订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出台了《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意见》,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思路、主要工作目标。将食品安全纳入对县区目标考核和对市级机关绩效考核,层层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市编办印发《连云港市食品药品监管事权划分意见》,明晰市、县区的监管事权。
抓监管、保安全,整顿规范食品市场秩序。先后开展了重大节日期间食品安全、含铝食品、非法添加、餐饮具消毒、冷冻库、桶装饮用水、网络供餐单位、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等30多个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2458家次,食品经营户40463户次,批发集贸市场等638个次,发现违法违规问题782个,约谈食品生产企业72家,立案查处697起,有效规范了市场秩序。
抓创建、促规范,不断夯实食品安全基础。在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以及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中,累计投入各项创建经费500多万元,推动整治改造17000多家小餐饮、小食品店,食品经营许可证持证率由不足30%,提升到90%以上,市区达到了98%以上。
抓支撑、提能力,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多方筹集资金推进新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加强检验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加大食品抽检力度,食品千人抽检率由2015年0.7批次提高到4.7批次。
保障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会有越来越多像李勇一样的港城市民,能够感受到这份“舌尖”上的安全和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