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稻香村线上停售产品又可以卖了!短短4天内,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针对苏州稻香村与北京稻香村线上市场的商标纠纷给出了不同的裁定。在中秋节临近的关键出货期,这次反转无疑引起了社会相关方面的广泛关注。让我们来理一理二者之间的渊源关系。
北稻与苏稻有什么渊源?
稻香村起源于1773年,距今已有244年,当时叫“苏州稻香村茶食店”。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在苏州品食稻香村糕点后,赞叹为“食中隽品,美味不可多得”并御题匾额,名扬天下。在苏州稻香村基础上整合成立的稻香村集团,是中国糕点行业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企业之一,国家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及驰名中外的“稻香村”品牌创立者,是布局全国的知名企业。
北京稻香村始建于1895年(清光绪21年),由苏州稻香村的伙计来到北京后创立,位于前门外观音寺,南店北开,前店后厂,很有特色,(时称“稻香村南货店”),是京城生产经营南味食品的第一家。但北京稻香村在1926年因战乱倒闭。现在的北京稻香村是1983年为解决就业重新成立的。经过近30多年的发展成为京城糕点行业代表性企业。
从缘起上来说,稻香村字号和商业标识最早创于苏州,并由苏州稻香村延续至今。而北京稻香村的创立要晚100多年,且由苏州稻香村的伙计北迁而创。
稻香村商标属于谁?
稻香村字号和商业标识最早创立于1773年创于苏州观前街,北京稻香村也强调公司有120多年历史。
苏州稻香村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拥有稻香村的商标品类是1982年申请并被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的第30类3006组群,核定使用商品是糕点、月饼,北京稻香村是3007组群,这两品类不一样,他们1996注册是饺子、包子、粽子、年糕、元宵。更重要的历史证据是,苏州稻香村在2003年3月1号到2006年6月30号,和2008年1月22号到12月30号,两次授权北京稻香村在糕点上使用稻香村商标,两方当时签订了商标合同,这是从法理上他承认他们没有商标。”
2010年,北京东城工商分局与相关部门建议企业注册冠以地域前置的“北京稻香村”商标。最终,北稻2015年成功注册“北京稻香村”商标。直到现在,北京稻香村商标都是国内仅有的几个注册成功的“地名+已注册商标”形式的新商标。
由此可见,苏州稻香村和北京稻香村都已申请了商标,不过二者在图形和使用范围上有所区别。
商标纠纷源于何处?
2005年前,两家稻香村交集不多,苏稻主要在南方市场,而北稻则深耕北京。随着地域格局逐渐被打破,引发稻香村商标的争夺。加上电商销售比重的加大,双方的争夺焦点也蔓延至线上。
资料显示,目前苏州稻香村在全国已拥有九家分公司,七大现代化食品生产加工中心,销售范围面向全国,有近500家专卖专营店,并以每年近百家的速度增长。近三年销售增长保持在30%以上。稻香村集团在天猫、京东、1号店等自营平台连续四年行业第一。电商渠道的销售占比逐年提高,目前已近30%,并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目前北京稻香村,在北京昌平有一家生产工厂。销售市场主要以北京为中心的区域,拥有270余家连锁店,600余个经销专柜,除了经营糕点,其门下连锁店如同小超市还经营各类其他品牌食品,在北京当地颇受欢迎,电商平台起步较晚。
争议老字号如何良性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产生争议的老字号品牌不止稻香村一家,一直争端内耗下去绝非好事,不仅有损老字号品牌的声誉,也不利用企业长期发展。
规范发展是必由之路。各个品牌在商标许可范围内合法合规地开展经营活动,避免不正当竞争、恶性竞争,促进品牌的良性发展。
市场经济环境下,划江而治显然已行不通。全国市场是开放的,有实力的企业完全可以去正当竞争,地方保护主义显然不利于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国际市场空间广阔,有条件的国内品牌走出去是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品牌携手走向国际市场,将中国的好产品带给世界人民,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与时俱进与创新是老字号的生命。老字号品牌不能倚老卖老,沉浸在历史的辉煌中而脱离当下,脱离年轻群体的需求。老字号只有与时俱进,研究新消费群体的特点,开发适应当代需要的新产品,才能将品牌更好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