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周黑  海产品  烟台  奶粉  黑作坊  黑窝点  食品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资讯 » 正文

食品监管如何避免走过场?市人大召开执法检查座谈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05  来源:东方网

截至目前,上海共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18.9万户,今年以来,全市各级食药监部门检查各类食品企业共计15.3万户次,然而,上海各级市场监管局编制内人员不过8000余名。面对面广量大的食品企业,如何利用好有限的执法力量,避免走马观花式执法?9月4日,市人大召开食品安全执法检查座谈会,会上,市人大代表就食品安全基层执法问题予以高度关注。


“四合一”推动基层强身


要让食品安全监管队伍更有力量,基层强身做加法是关键。


三年前起,上海启动推行“四合一”改革,整合了原工商、质监、食药监、物价部门力量,成立市场监管部门。这意味着,食品安全监管实现“无缝衔接”的同时,执法队伍进一步扩充,基层执法力量得到进一步充实。


以虹口区为例,目前设立了1个综合执法大队和8个市场监管所。区市场监管局现有执法人员347人,78%以上的人员下沉基层,相比合并前原食药监局73人增加了375%,一线执法人员由52人增加到271人,增长率达到421%。监管户数由改革前4933户增长到目前5514户,增长了11.7%;监管频次由2013年9900余户次增长到2016年2万余户次,增长了一倍多;处置食品类投诉举报件数由2013年1044件增长到2016年2098件,增长一倍多。


据悉,目前,上海全市234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市场监管所,各区市场监管所编制合计8000余名,80%的监管人员下沉在基层监管所。


专业人员仅占两成


人员扩充,力量下沉。然而,与此同时,本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也在不断增长,群众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日益提高,食品安全监管“人手不够”问题依旧突出。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量大事多要求严,近年来相关投诉举报量不断上升,牵涉我们大量的人力物力。”座谈中,一些基层执法人员谈到,虽然执法人员下沉一线了,但可支配的执法力量依然非常有限。


除了人员数量,队伍结构是另一个突出问题。“一是基层老龄化,二是食品监管专业人员数量不能满足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虹口区市场监管局局长胡伟文提到,原食药监局的专业人才占基层总人数比例仅22.8%,显然与《食品安全法》、《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的相关工作要求、监管户数、频次无法匹配。“以2016年为例,监管人员人均巡查722户次,抽样59件、快速检测381件,这还不包括案件查处、投诉举报处理等其他工作,”胡伟文建议,尽快配齐基层监管的执法力量,避免因人员少造成的监管缺位。


据悉,上海部分区已尝试以招聘派遣制人员来辅助监管干部,以更好地落实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


执法不能搞成走马观花


“人力不足,靠增加编制能解决问题吗?我感到还不能解决问题。”市人大代表许丽萍在会上谈到,前两天到静安调研,有人提出基层队伍的检查要实现全覆盖。“这样算下来,两个人同时去基层执法,一天要跑很多家企业,会不会搞成一个走马观花,效果到底怎么样?我们很担心。”在她看来,食品安全在扩大监管覆盖面的同时,要平衡好量和质的问题。“能否借鉴工程验收模式,主抓两头,对信誉好的企业,实行免检,对高风险企业,重点检查。”许丽萍认为,要解决人力不足的问题,还是要在专业化人员的素质能力上下功夫。


黄惠敏代表也认为,关键还是要加强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不仅要对在岗人员加强专业培训,在新人员入职时,也应该进行入职培训,让他们持证上岗,”她提到,“记得在2016年,我提交过一份建议,就是关于加强执法人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建议,市食药监答复我时就谈到了持证上岗的想法,希望能尽早落实。”


据了解,为解决“人手不够”的问题,近年来,食药监部门通过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监管效率。例如,完善食品移动监管信息系统,通过移动监管APP现场录入检查结果,实现检查过程有记录、可追溯,极大地优化了监管资源,提高了监管效率,促进了监管合力的形成。此外,市食药监部门还推进高风险食品生产企业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安装视频监控设施,80%以上高风险食品生产企业已接入实时监控平台,可实现远程监控。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