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叫餐、订菜、买酒,互联网正在改变上海人的“菜篮子”和餐桌,却也带来了防不胜防的食品安全监管新痛点:你叫的外卖、买到的水果安全吗?除了“人盯人”的传统执法方式,我们的监管如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近期,上海市人大《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深入全市开展调研和监督。劳动报记者从市人大获悉,针对互联网对食品安全监管带来的新问题,上海正通过建立实时在线监管,打造网络监管“直通车”。
蔬果月饼红酒全程监控
位于上海北翼的宝山区,共有16家蔬菜生产基地和2家林果生产基地,这是本地蔬菜瓜果生产基地之一。在过去,“卖出去的菜、泼出去的水”,农产品出了基地去往哪儿、卖给了谁,说不太清楚。这次当市人大代表前往调研时发现,这里的蔬果居然都有了“电子身份证”,具有追溯功能的二维码在这里试点已经达到了5000余亩,这18家生产基地都实施了全过程电子监管和掌上监控。
不仅位于宝山的菜上了网,卖酒的、做月饼的,现在也正纳入监管的“天眼”里。劳动报记者在调研中获悉,“酒业诚信通”微平台正在试点中,利用手机APP,已有2000余家酒类经营户的日常监管被纳入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实现了闭环管理和数据分析。而对于具有食品安全高风险的生产经营单位和餐饮店,上海正在推广“明厨亮灶”模式,过去紧闭的生产现场的大门“打开”了,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安装视频监控设施,执法人员可以实现在线实时观看,全过程留痕。仅在普陀区,视频监控已覆盖19家高风险企业。今年,“天眼”的覆盖还将在各区大力推广。
执法结果尚未真正共享
外卖平台如今成为不少白领的“移动食堂”,这一新型服务业态也伴生了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劳动报记者从市人大获悉,上海已经针对送餐外卖平台开发了网络订餐食品安全大数据监管平台,食药监人员可以随时在线查看平台上店铺的资质证照。
“但是,我查了118广场5家商户,只有一家能查到它的食品安全等级是‘平脸’。”执法检查组成员、市人大财经委专职副主任委员吴祖强说,消费者点外卖时可以查询到商户资质证照,却很少能够查看到它的日常监管、检查结果。“既然外卖平台会对入驻商户开展食品安全自查,那么检查结果能否网上公示?”吴祖强表示,食品安全信息目前仍然没有实现真正的互通共享,政府执法检查结果尚未打通和外卖平台连接的“最后一公里”。他建议加强政企的合作,以及政府与消费者的合作,政府部门提供更加方便的查询途径,提供更加全面、更加详细的监管信息,该公开的法条规定全部要公开,而且要方便企业和消费者查询。他还建议,第三方平台对商户的自查不该是“自己查”,而是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去检验,同时检验结果及时在平台上发布。